目前分類:漂居-雜誌瘋 (5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位於臺北重慶北路和保安街交叉口的統一星巴克保安門市,藏身於一九二九年落成的葉金塗古宅中,是30年代牌樓厝最華麗代表作之一,門市外觀完整保留了巴洛克式建築的風情,並創造現代經典(Modern Heritage)的設計手法,融合復古與現代的風格貫穿室內設計,打造品嚐咖啡和感受大稻埕歷史人文的空間。

148.jpg

咖啡故事館品咖啡也說故事

星巴克近幾年在臺灣尋找獨具風情的古建築,致力創造咖啡與在地文化的結合,打造咖啡故事館,如雲林虎尾三級古蹟合同廳舍一消防廳的虎尾門市和臺北西門町的漢中門市等。2014年保安門市進駐葉金塗古宅,設計團隊盡全力保存建築外觀,一樓為咖啡典藏空間,首創全臺獨座三面式Reserve吧台,吧台後方採全牆面以商品陳列櫃呈現的復古概念,呼應星巴克美國早期店舖設計與大稻埕1930年代茶館的陳列手法。

 150.jpg  

二樓座位區靠近欄杆處,設計團隊運用一片玻璃,將商標LOGO與4根希臘式石柱加以借景融合,不覆蓋原有建築,而是保存、宣傳。在牆面佈置上,為呼應建築外觀的花草泥塑藝術,選擇咖啡果實、咖啡樹、咖啡花的攝影作品及手繪圖畫,呈現一氣呵成的大自然氛圍。早期臺灣建材也運用在空間中,樓梯轉角處的洗手間及包廂,更運用棋盤式落入的臺式毛玻璃當作屏風,既現代又復古;設計團隊為突顯三樓既存的圓拱造型平衡錘式推拉窗,在燈具設計上不若二樓的繁複吊燈設計,改以簡易的垂吊燈泡,暈染不喧賓奪主之美。

 

151.jpg

為了不破壞原本結構,一、二樓之間無直接相通,必須繞過騎樓迴廊,從另一扇門踩踏旋轉樓梯,樓梯口擺上機械台秤及麻布袋,牆上掛著葉金塗古宅素描及星巴克創始店一西雅圖派克市場照片,拾級而上彷彿回到悠悠時光。

151-1.jpg

繁華大稻埕港口歷歷在目

 一樓座位區牆面的世界地圖,點出咖啡產地、運輸路線及歷史等,更拉出大稻埕港口位置,彰顯20世紀初對臺灣咖啡、茶等商業運輸的重要性。

151-2.jpg  

細細品味現代經典的風格

以「現代經典」的室內設計手法,融合復古與現代風格,更請臺灣在地燈具廠商獨家打造燈具,桌椅部分更可看到其他門市少見的大圓桌,感覺就像回到臺灣早期一家團圓吃飯的記憶,並使用印花布料點綴其中,打造除了家和辦公室以外的第三生活空間。

統一星巴克在門市設計上,不僅與社區人文對話,也是與自己的品牌對話。保安門市擁抱了大稻埕風情萬種的歷史,堆砌出時空穿梭的氛圍,在這裡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comfort zone。

 

文、整理_WENYU KO 資料暨圖片提供_統一星巴克

cover165.jpg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5期》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屋新用融入微型產業的活力─小藝埕、民藝埕、眾藝埕 

「結合文化資產與文創聚落,再現臺北迪化街繁榮景象。」──世代文化創業群蕭詩璇

132.jpg  

臺北市大稻埕其實一直都存在著,只是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後,因港口淤塞,城市發展東移才逐漸沒落。世代文化創業群發現,要再現榮景並非難事,但不是靠活化或再造,而是需要注入新活力,結合產業與文化資源,創造出新的產品服務及時代意義。

世代文化創業群蕭詩璇談到,世代文化創業群在剛開始,最主要是負責人周奕成和一群朋友自創台客藍陶藝品牌,辦公室就設置在臺北市大稻埕。身處於此,周奕成一直在思考,百年多來大稻埕其實不曾從臺北地標的舞台上真正退場,但該如何才能讓它再次活絡呢?由於大稻埕是臺北市少數百年老屋最多的地方,老屋新用並注入新活力,將產業與文化資源結合,也許有機會再次活絡整個街道。


132-1.jpg  

過去周奕成在報紙專欄上提到,微型創業是符合理想生活方式的經濟型態,也是未來經濟的一種趨勢。除了經營台客藍,他也在找尋適當機會進一步落實所提的微型創業。經過3年尋覓與等待,在2011年底終於承租下迪化街上臺灣首座西藥房屈臣氏大藥房,開創第一棟文化街屋小藝埕也開啟了他的街區營造。


133.jpg  

蕭詩璇說:承租街屋後重新規劃每個空間的可能用途,邀請志同道合的微創產業加入,以小藝埕為例,當時是以大稻埕上賣小藝這個概念來經營,所以裡頭包含了主題人文書店、咖啡館、布藝和設計工作室、小型展演劇場等。替過去略嫌陳舊與同質化的迪化街,製造了讓觀光客、在地人驚豔的小亮點。


133-1.jpg  

2011年底又向蘇姓家族承租了第二棟街屋,命名為民藝埕,由於此街屋採三進兩天井形式,於是將該店定調為訴求民藝、工藝,不僅開設陶一進、陶二進,同時也進行亞洲與臺灣本土品牌陶瓷工藝展售。後來世代文化創業群明確定義出街屋商場概念,開始多棟街屋的創業經營計劃,所以陸續又再發展出眾藝埕、學藝埕、聯藝埕等,傳統老街屋巧妙融入了微型產業的活力,揉合了復古又創新的時尚風格。


133-2.jpg  

此外,也看到他們以Coworking Space方式發出世代群招募創業團隊,世代育成粉絲頁就公布近期針對非營利組織做招募,以合作育成對社群、社區及社會效益為評估基準,只要計劃夠強通過條件,就有機會進駐聚藝堂合作空間,給予更多創業團隊不一樣的機會。

Space 小藝埕、民藝埕、眾藝埕.www.artyard.tw

cover165.jpg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5期》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鄉村風經過時間、環境的改變,和過往美式、法式、日式等傳統型態不同,從明確的整體風格,轉換到局部、點綴空間的方式,近年更流行混搭鄉村,跳脫傳統鄉村風格的呈現,但仍保有經典的鄉村風格設計元素。

248.jpg  

本次透過不同領域的鄉村風專家,探討鄉村風格經典設計以及軟裝佈置重點,從鄉村風格設計的3 大特色著手:Color 色彩、Pattern 圖樣、Material 材質,加上空間搭配的應用面,找出鄉村風格經典設計的關鍵元素。


  

Color idea

美式鄉村,大膽用色風格粗獷

250.jpg  
美式鄉村常用大膽活潑的紅、黃、綠色系,輔以實木、黑色系傢具,用色強烈,呈現粗獷的原始鄉村風情,此外由於整體風格活潑大膽,因此美式鄉村的廚房、餐廳、客廳,往往會使用不同色系,
跳色的呈現方式增加空間的趣味性。

 

Color idea

日式鄉村米白色為主,輔以明度高色系

251.jpg  
日本人個性謹慎,在日式鄉村雜貨的色調上也要求一致,日式鄉村到了台灣後,延續簡單、原始的色調,以白色、米白為主,約佔空間7、8成,搭配淺色木質色系,部分區域輔以明度較高的淺色系搭配,如軍綠色、復古藍、暗紅色等,點綴日式雜貨風。

 

Pattern idea

英式鄉村,優雅的印花圖騰

253.jpg  
鄉村風空間常使用印花圖樣的傢具擺設,其中又以英式鄉村風格最盛行,無論是傳統成熟英式風或是維多利亞風都會使用。英式印花設計可分為大花與碎花2種,大花多用在客廳,彰顯大器氛圍,如扶桑花、玫瑰;小碎花主要用在臥房,重複且密集排序,呈現優雅恬靜的空間感。

 

Material idea 

復古磚牆,點綴鄉村空間

255.jpg  
磚牆是鄉村風很重要的素材之一,能透過觸摸感受原始質地,增加歷史氛圍,透過堆砌復古磚,搭配手感漆牆面,呈現道地的鄉村風情。

  

文_覃彥瑄攝影_江建勳、Yvonne、Amily 圖片提供_郭璇如室內設計工作室、漢樺磁磚概念館、摩登雅舍室內裝修設計
專業諮詢_郭璇如室內設計工作室設計師 郭璇如、彗星設計設計師 Mina、居家美學達人及Sunny Bay Country Home 板主Annie、Danny's Flower 花藝設計負責人
Danny&Helen、摩登雅舍室內裝修設計設計師 Vivian 版型_Cony

 

cover165.jpg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5期》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門,一個曾長期處於戰事中心的島嶼,其每個聚落的老式古厝,對美術設計人蕭青陽來說,不僅具備美學,也蘊含著老祖宗對於土地的熱愛與期待。

 

240.jpg

 

為華人爭光,成為第一個入圍葛萊美獎的唱片包裝設計師蕭青陽,對於環境土地的熱愛,從他近期參與的城市鄉鎮路跑、追夢演講等活動,看得出他期望將美學涵養與體驗,深深植入台灣人民心中。來到金門,問起他對金門的第一印象,他說早已超越環境的美感,從落地的那一刻,在寧靜村落中,一股肅然的氛圍似乎是特殊歷史環境,所造就的當地氣氛。蕭青陽努力感受這裡的一草一木,在他眼裡,美感的定義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追尋探討,每到一個新地方,他用細微的觀察力,用力感受當地的居民、穿著、食物、花草等。他說:一個環境的美,是綜合觀看,而金門的美,是全世界獨有的軍人文化、歷史累積下來的美。

 

243.jpg  

 

蕭青陽非常喜歡閩式建築廊道開放式的設計,其實這也象徵當時年代敦親睦鄰的感情,隔壁與隔壁之間不做任何的門板,而圍牆上的紅色瓦片,則有防盜功能,小偷一爬牆就會壓碎瓦片發出聲響,即能提醒屋主警覺。

 


245.jpg  

 

日出金門,讓閩式建築的燕尾活躍生姿,閩式建築依照不同姓氏家族,屋頂的形狀會有不同的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燕尾,這象徵著吉祥與富貴,在民俗文化村裡,每一棟屋頂都有燕尾,蕭青陽走在日出時刻的村落廊道,仔細品味村落的傳統元素。


當我們跟著蕭青陽漫步在金門的鄉間小路時,看著他緊抓著相機不放不停按快門,就可以想見他有多想將這些時時提醒自己根在那裡的建築線條、文化民情,鎖在自己的腦海中,讓自己再次創造出新作品。

 

247.jpg  

 

走在金門的每一個村落中,處處看得見建築體被保留得相當完整且美好,在蕭青陽細問之下,才知道當地人為了將這傳統建築之美留存後世,用古老工法,搭配新料再造磚瓦,得以讓這些建築延續生命。蕭青陽體悟到,反觀台灣當地人民,對於傳統美學的認知,似乎並沒有像金門人那樣重視且具使命感。那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延續,是非常值得提出的。蕭青陽這麼說道。回到台灣,這些老工法似乎只成為一種表演或標本,鮮少真正被運用在建築本體中,但在金門這個城鎮中,是超乎想像地理所當然被運用與發揚,蕭青陽仔細觸摸著房子外觀,他更加明白,這些閩式建築之所以美,是當地居民打從心底對於傳統的尊敬之情所產生的美。

 

247-1.jpg

 

此處位於山后村的「忘了飛」民宿旁的一處殘壁,根據當地民眾說,戰地時期找不到磚瓦蓋房子,只好用被炸過的石頭、瓦片和土堆砌,也是蕭青陽最有感覺的一個角落。

 

 

文_蔡銘江攝影_Amily、資料導覽提供_留在金門忘了飛民宿 版型_Cony

cover165.jpg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5期》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都市化的過程中常需拆舊建新,但隨著代表都市演化進程的老屋逐漸被拆除,愈來愈多人驚覺如果繼續漠視,城市的紋理將點點滴滴流失,於是,老屋再造運動紛紛在國際城市間蔓延與發展。各國都市、城市也都以不同再生再造、更新方式,改善市容與活化老屋。


118.jpg  

日本政府整治閒置國有土地,活化城市風貌

  一個城市開始意識到都市再生的重要性並非來得突然。從亞洲城市看起,日本在二○○一年首相小泉純一郎上任後,致力推動都市再生政策,首相小泉純一郎會以此作為重要政策,他明白活化都市是日本21世紀活力的來源,所以當時日本政府首波指定的優先都市再生地區,分布於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等大都市。除了運用大規模低度使用土地外,也妥善更新老舊公有住宅,同時也全面性充實交通、防災安全都市計劃等,不但提出具體方案,都市再生也與都市結構改造緊密結合。

119.jpg  

日本是由政府主導舊建築再利用政策,民間組織也有共同意識,所以除了當時首波指定的優先都市再生的4大都市外,其他縣市政府也陸續進行。因各地城市發展不同,便會依著當地環境衍生出不一樣的建築再生計劃或策略。像是位於東京車站附近的舊東京中央郵局,這屬於國有土地,經隈研吾操刀,活化再利用後成為KITTE時尚商場,不但改善了周邊市容,也帶動了附近的經濟發展。陳岳夫直接點出:這是一個政府、民間共同合作的很好案例,政府有心釋放閒置國有土地,同時也有計劃性招商進駐,彼此互相尊重各自的專業,也達到活絡建築以及帶動經濟的良好效應。

119-1.jpg  

臺北市政府帶路,推動一系列再生運動

為推動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財政部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攜手將URS21(原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銷處)打造為中山設計產業園區,於2014年10 月24日在市長郝龍斌與財政部部長張盛和見證下完成簽約儀式。將此地未來70年地上權交由臺北市政府規劃推動為設計產業園區,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表示:園區將具備設計辦公空間,以解決目前臺北設計創意產業工作者,面臨辦公空間租金過高或空間不足的問題。另外也有設計教育推廣、設計展演空間、設計博物館及國際交流平台等功能,讓國有土地的使用可以更多元。原區內三層樓的建物也爭取將其保留,未來的中山設計產業園區將成為新舊共存、對話的特殊景觀。此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也有推出老房子文化運動計劃,徵求有意願投入經費修復,並發揮再利用創意的團隊申請經營,經公開評選後,賦予經營建物之權利。

122.jpg  

民間力量當然也不容忽視,在臺北也有一群新的年輕企業家懷抱著對大稻埕的社會想像,承租下迪化街上的傳統街屋,保留傳統樣貌並結合文化資產與文創聚落,創造出新的產品服務及時代意義,例如:小藝埕、民藝埕、眾藝埕等。另外也有像馬廷英教授故居一青田七六的留存,起因於黃金種子團隊文化長水瓶子為臺大地質系校友,亦是馬廷英徒孫,不捨老屋持續荒廢下去,便向國立臺灣大學承租下來,以文創商品、餐廳經營方式守護老屋。水瓶子談到,商業經營支撐,將他們真正想做的免費導覽能夠落實,讓更多人了解這棟老房子的歷史故事。

122-1.jpg  

 

 

文、整理_余佩樺 攝影_Amily、江建勳 專業諮詢_臺北市都市發展局副局長 林崇傑、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更新經營科科長 林育秀、澔岳國際設計設計師 陳岳夫、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劉恩英、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顏世樺、黃金種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文化長 水瓶子、范特喜 微創‧文化總經理 鍾俊彥、老房子事務所創辦人/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游智維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5期》

cover165.jpg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融合自然環境,打造人文藝術空間

文_覃彥瑄 資料暨圖片提供_勤美誠品綠園道


145.jpg

高聳的植生牆、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建築,今天的勤美誠品綠園道綠樹林蔭,充滿豐富的自然綠意,已成為臺中著名景點之一,這幢綠意盎然的建築,很難想像它的前身是包覆鐵皮半廢棄的舊大樓。

勤美集團於二○○六年接手後,在商場外設立大型植生牆,談到當初建立植生牆的動機,總經理陳懷呈表示,臺中氣候好,有利於植生牆生長的良好條件,原始經國綠園道(現稱草悟道)也是樹木林立,因此想配合自然景觀,呈現「建築是自然的一部份」。透過植生牆上的綠意與城市街道融合,讓建築與自然不再是兩個獨立個體,而是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

 

2.在古典與粗獷中,呈現屬於家的用餐空間

文_蔡銘江資料暨圖片提供_晴石見空間設計

 

146.jpg  

創立於台北的貳樓咖啡,2007年第一家店位處敦化南路繁華地段,但卻落腳於巷弄間一個被大樹包圍的轉角角落,他們期望傳達在巷弄中,也能有像家一樣的用餐空間。或許就是因為對於家的追求如此渴望,他們決定將這樣的夢想散播至台中。還沒踏進貳樓咖啡台中公益店的內部,就可以看見使用大量木材堆疊,且透過鐵件框出斜屋頂,直接道出貳樓想要傳達的「家的溫暖」。

 

3.黑鋼與綠意交錯,促成車站美麗一隅

文_蔡銘江資料暨圖片提供_龍眼林社會福利基金會

 

148.jpg  

位於臺中火車站旁的Staion1公益商店,去年初重新裝潢完成,在設計初起,如何在舊空間中,融合新線條並與周邊地景相互配合,是Staion1最主要的設計核心。雖然只有小小的5坪大空間,但由於是提供給街友打工的地方,且與許多文創商品合作,整個商店內的展示櫃表現格外重要。從車站大廳走出來,就可以看見用黑色H綱交錯出商店外形,一旁搭配車站本有的紅色H綱弧形屋頂,大大加強了商店的醒目度。

 

4.享受日常的「好好」生活!

文_覃彥瑄資料暨圖片提供_好好good days

 

151.jpg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坐下來、好好吃一頓飯、好好感受生活的美好了呢?由兩個女生創建的「好好good days」台中西屯店,「好好」字可以拆解成兩個「女」+「子」,除了代表兩位女性創業者的故事,也象徵分享生活的美好與共好,藉由開放式平台的設立,融合藝術策展、料理、閱讀、活動體驗,平台宛如多元豐富的森林體系,讓不同領域的參與者能到此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更是凝聚文創力量,讓不同背景的創作者有發聲管道的平台。

 

5.輕鬆過生活!漂鳥旅人的設計旅店

文_覃彥瑄資料暨圖片提供_承億文旅

 

152.jpg  

「日子鳥鳥地過,旅行,就瀟灑地走吧!」主打在地文化旅店的承億文旅--台中鳥日子,在二○一三年開幕,之前已推出嘉義商旅、淡水吹風等不同風格的設計旅店,從旅店外觀便可發現設計巧思,承億文旅品牌長Kris強調,「鳥日子」想呈現的是詼諧、輕鬆的生活態度,因此旅店外觀便以鳥籠為設計概念,期望提供旅居的漂鳥旅人一個舒適、放鬆的休憩空間,更讓人細細品味設計與在地文化的價值。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4期》

cover 164.jpg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色塗鴉,注入數位新生命


134.jpg  

臺中州廳建築設計採街角型配置,主入口位於街廊轉角處,左右兩側如雙翼向後延伸,將官廳的氣勢嶄露無遺。二戰後,臺中市政府遷入辦公,宏偉的白色建築座落民權路上,往前走是著名的自由路──太陽餅一條街,經濟起飛的年代,附近至少有4家大型百貨公司,但舊市區不堪車流人流湧入,州廳開放了噴水池兩側的廣場,建為立體停車場,鋼筋鐵架遮掩住年代風華。一九九○年隨著一把百貨大火,燒毀了舊市區的經濟命脈,也將人潮沿著中港路(今臺灣大道)推往綠園道、七期重劃區,臺中州廳再度回復其歷史面貌。

 

空間再造,肩負六藝傳承新使命

136.jpg  

道禾六藝文化館亦為臺刑務所演武場,鄰近臺中市三民路上的第二市場,自日治時代就是舶來品和食材集散地,附近有不少令人垂涎三尺的道地小吃,來場美食兼古蹟之旅是目前最夯的推薦,尤其那濃濃的日式建築風貌,更是吸引攝影愛好者和新人外拍婚紗。

 

舊建築+新設計,賦予老屋新面貌

139.jpg  

位於臺中火車站附近、緊鄰綠川的宮原眼科,無論平日或假日總是人潮不斷,如此繁華熱鬧的景象,很難想像宮原眼科過去在地震、颱風的肆虐下,曾面臨荒廢危機。後來由糕餅業者日出買下,保存舊有的歷史遺跡,打造全新的商業風格,新舊交融的設計也替老屋增添新風貌,成為舊城區重要的指標性建築物。

 

在老舊巷弄中延續城市軌跡,群聚創作能量

140.jpg  

現在談文創似乎有點太泛濫,早在4年前「范特喜」不以文創為口號,卻以改造老屋為基地聚集一群有夢想、有創意的人,透過空間分享讓創作者持續豐富著城市生活。發掘「范特喜」就要走進美村路一段117巷,安靜的街區民宅裡穿插著有趣的小建築,三三兩兩人群閒散穿梭,在這裡嗅不到唯利是圖的商業氣息,而是充滿濃厚的生活感,再沿著中興街往小巷弄裡探索,會不斷發現老空間在此凝聚的庶民創作能量。

 

新舊融合交錯,成就鐵道倉庫的藝術新生

142.jpg  

「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緣起於一九九七年,由文化部委託專家學者做專案研究,評估鐵路倉庫具有高大、寬敞,適用於現代藝術展演的空間特性,而鐵道所擁有的產業文化資源,深刻記錄臺灣的發展軌跡,並蘊含人們共同的生活記憶。因此「鐵道藝術網絡」計畫就此展開,將閒置的貨運倉庫整建為藝術家工作室及藝文展演新地標。
臺中20號倉庫藝術特區,是臺灣第一個獲得完整整建資源而加以活化成功的閒置空間。由建築師姜樂靜親手策畫改造,姜樂靜曾經致力於921災後校園重建,對於臺灣建築文化特色有深刻的了解。面對此一龐大的修建工程,她在多年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想用材質本身來呈現空間,那是我第一次可以決定自己要用什麼材料。」姜樂靜將幽暗的倉儲空間,以多材質創造出藝術村的新人文意象,讓20號倉庫成為藝術展演的平台。

 

文_WENYU KO、覃彥瑄、陳佳歆、蔡銘江 攝影_Amily 資料暨圖片提供_臺中市政府、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道禾六藝文化館、宮原眼科、范特喜 微創.文化、20號倉庫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4期》

 cover 164.jpg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思義教堂-貝聿銘

108.jpg  

 

漫步東海校園的人,或是在此求學的學生,一定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路思義教堂不陌生。路思義教堂在一九五四年,由貝聿銘和建築師陳其寬合作打造,也是貝聿銘在亞洲的第一件案子,融合西式與中式意念,作品多為簡單、洗鍊的幾何形體,1983年獲得普立茲克獎,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109.jpg  

 

路思義教堂的雙曲面建築,在夜晚經由燈光照射,獨特的設計風格依舊搶眼。50年前的今天,前衛時尚的雙曲面建築、精緻洗鍊的手法,在當時造成轟動,直至今日,路思義教堂仍是建築學子必定「朝聖」的地點之一,從結構與設計角度來看,路思義教堂都是極具代表性的建築。

 

109-1.jpg  
教堂外觀以四面體組成,於屋脊處分開,形成線型天窗,在室內也能感受戶外的自然光線。

 

強調幾何結構打造「不顯著的一致性」

  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現為CJ STUDIO主持人的陸希傑,不僅對路思義教堂有深厚的感情,對於貝聿銘的設計手法也有一套見解。陸希傑認為,貝聿銘的作品風格不重複,不會被潮流影響,但在眾多的作品中還是能看出「不顯著的一致性」,他說:「貝聿銘強調幾何結構,不會運用過多的語彙,用簡單的石材、光線、玻璃,就可以做出成熟且大膽的作品。」
由於手法過於大膽創新,貝聿銘的作品常被認為傲慢、過多的幾何元素而破壞了空間。陸希傑說:「就像法國羅浮宮金字塔,正反意見相互爭論,有人認為貝聿銘將金字塔植入法國,破壞法國原有的歷史背景;也有人認為他的作品超越形式、國界,具有強烈的符號性。」對此觀察許久的陸希傑認為,貝聿銘選擇以世界文化遺產的角度,將埃及金字塔融入羅浮宮,透過三角形的幾何形體,引入大量光線,顯眼而不搶鋒頭,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想法。

 

承接集體記憶透露東方人文意涵
  貝聿銘作品中不僅呈現強烈的幾何關係,也將他華裔的背景融入建築作品中,比如路思義教堂,宛如一雙正在膜拜的手,遠看輕巧、近看厚實,和自然產生了連動性。陸希傑表示,從不同角度看路思義教堂,感受都會不同,「這是完美的建築」。對學生而言,路思義教堂乘載了學生的集體記憶,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許多桁架會破壞建築結構,也許用現代工法更能體現貝聿銘原本的想像,但在50年前就有遠見設計這件作品,相信50年後仍是受人矚目的指標性建築。

 

與自然接軌,建築的完美境界--臺中國家歌劇院&富邦天空樹-伊東豊雄 

112.jpg  

 

  側面採光,建築縫隙的再利用--大日極光案-團紀彥

114.jpg  

 

 

文__覃彥瑄 攝影_Chia-Hsin 繪圖_陳曉芳
專業諮詢__CJ STUDIO主持人 陸希傑、王銘顯建築事務所建築師 王銘顯、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王俊雄、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 沐桂新、亞洲大學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 謝宗哲、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設計總監 邵唯晏、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劉克峰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4期》

cover 164.jpg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建築如今人帶著歷史背景穿越土地

如何從文學角度看設計,張曼娟說:「寫作也是設計的一種,每當我要寫出一句詞或一個字時,其實在我腦海裡已經過多次的轉換,最後設計出我認為適合的文句。」但這樣的轉換,其實皆來自生活觀察和敏銳度的培養,而如何讓生活的觀察變成美好的事物,城市文化與建築空間佔了很重要的角色。

 

254.jpg  

 

對於台灣的建築空間,張曼娟情有獨鍾兩個地方,一個是台南,另一個就是台北大稻埕。張曼娟說:「台南是一個具濃厚生活藝術感與簡樸美感的小城,在那裡可以感受到自己是帶著很多背景穿越到現代生活的。」而大稻埕是老街頭中看得見文創正在蓬勃發展的地方。

 

255.jpg  

 

就像此次她帶領我們到這個空間――「銀思卷」,就座落在迪化街,展現出一排舊建築中的新風貌。除了強調手作銀飾外,內部所有軟件都能說故事,像是早期農夫犁田要畫線的器具,轉變成天花的吊架,煮麵的竹篩子變身成盆栽等。在如此窗明几淨的空間中,盡是具有台灣早期歷史的傢具,對張曼娟來說,是一處可以穿梭的媒介空間之一。

 

256.jpg  

 

「銀思卷」空間雖然不大,卻有一棵能穿越古往今來的百年樹木,矗立在空間中,這裡是讓她能沈澱自己、找尋靈感很重要的角落,雖然銀思卷是一間銀飾、服飾空間,但女主人卻精心規劃了一個長形小桌檯,以提供客人稍做休息,張曼娟最喜歡有著這一盞古老夜燈的角落,溫暖的黃光給予她更多寫作靈感。

銀思卷女主人專長在銀飾設計,其銀飾線條獨特簡單,精緻卻不失優雅,以枯木為展示層架,突顯銀飾的簡約線條,再以綠色的織品點綴銀飾的質感與光澤,銀思卷空間裡的枯木與傢具,是女主人,也是銀飾、服裝設計師的周宜瑩所精心挑選,對張曼娟來說,透過觸摸、視覺與嗅覺等五感,讓她能「穿梭」時空,仔細玩味這些老舊文物的故事與情感。

 

257-4.jpg  

 

全落地玻璃,讓狹長空間注入更多採光。張曼娟非常喜歡銀思卷整個內部空間的氛圍,從街頭往裡面走,因全落地玻璃,能一眼看到空間內的氛圍,過去舊有的狹長空間,因為玻璃材質讓整體空間變得更明亮。

 

257-6.jpg  

 

私密的後花園,看得見古老建築語彙。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後花園,是女主人特別獨享予張曼娟,走到後花園,看見的是有別於前院的紅磚式建築,呈現在眼前的是灰色的西式建築,張曼娟喜歡在這裡閱讀或抬頭看看這片小天空。

與張曼娟走訪後,或許可以發現,設計者本身必須了解這個城市、空間過去完整的歷史演變,才能讓空間如同今人,帶著背景與新的創意,繼續停駐在這塊土地上,這才是建築空間的真正靈魂。

 

 

文_蔡銘江攝影_江建勳 版型_nina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4期》

cover 164.jpg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2.jpg  

國際大師作品進駐臺中,不僅改變了臺中的城市風貌,也帶領臺中建築走向國際。對於求新求變的臺中而言,吸收大師作品精髓,影響在地建築師的價值觀,是成長與進步的象徵;新建築的進駐改變了城市風貌,對在地文化的保存與維護,又是另一個考驗。《漂亮家居》觀察到,臺中不像臺北引領時尚設計、金融市場,也與充滿古城文化氣息的臺南不同,臺中沒有「包袱」,沒有顯著的歷史背景,因此在城市規劃上樂於嘗試新事物,創造更多可能性。


124.jpg  

 

Q1國際建築大師作品進駐臺中後,對城市產生什麼影響?

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一廖偉立:「最純正的在地化,就是最好的國際化。」臺中近期聚集許多國際大師作品,立意是良善的,但我們要先問自己準備好了嗎?就我的觀察角度而言,國際化建築大部分都是噱頭,最純正的在地化就是最好的國際化,為了觀光而設立的建築都是表面的,缺乏在地文化背景的根,我們應該學習土耳其伊斯坦堡、印度的特色建築,充滿歷史性與強韌的力量。很多地產商因為國際大師作品的進駐,連建案的案名都特意要很國際化,像是在另一個世界,不只公共設施愈來愈大、連材料也變貴、造型更為花俏,卻少了在地文化的生命力。


128.jpg  

 

Q2從城市美學的觀察角度,對於臺中城市規劃、未來發展有什麼看法及建議?

龍寶建設董事長 張麗莉:「活絡水湳經貿生態園區,打通舊城區發展。」

921地震是個明顯的轉捩點,能經得起地震的考驗而存活下來的建商體質多為良好,而且不同於臺北多為經驗豐富的老將,臺中建築經營者以40多歲中壯年居多,他們樂於接受新觀念,建商間彼此經常交流,請大師演講提升自我能力,這點與其他城市建商彼此競爭的狀況有很大不同。臺中是個Young & Smart城市,聚集了許多大型公共建築與高級宅邸,目前主要集中於七期、新市政區。水湳經貿生態園區是「臺中之肺」,只要活絡水湳經貿生態園區、連結周邊發展,臺中舊市區就有再造的可能,豪宅市場將以室內設計配套服務為主軸,由結構專家引領建築設計,透過建築結構的改變,讓豪宅外觀產生更多變化。另外一個重要特色是打造低碳城市,垂直綠化、環保概念絕對是未來建築風貌的發展趨勢。


130.jpg  

 

《漂亮家居》總結:

「激發創意能量、提升空間美學、活化舊有建築,是未來臺中城市美學發展的重要關鍵。」綜觀臺中建築風貌與城市發展的討論,雖然學界、產業界對於國際大師進駐,提升臺中國際的能見度多持肯定的看法,但在一片國際化的聲浪中,在地聲音是否被忽略?大師的設計是否真的貼近一般民眾?還有對於在地建築的保存、新舊區域的平衡發展等問題,各界仍存有疑慮。不過,國際大師作品帶來了新概念,為臺中城市注入國際性觀點,激化產業水準的提升,及對自我文化的認同,確實影響著臺中的城市規劃及空間設計,「激發創意能量」、「提升空間美學」、「活化舊有建築」都將是未來臺中城市美學發展的重要關鍵,而這也將成為明年新任市長上任後的首要課題。

 

132.jpg  

 

 

文_覃彥瑄 攝影_江建勳

專業諮詢_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廖偉立、紅點文旅總經理 吳宗穎、天坊室內計劃主持設計師 張清平、龍寶建設董事長 張麗莉、迷走建築CxCITY召集人 蘇民、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沐桂新 圖片提供_臺中市政府新聞局、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迷走建築CxCITY召集人 蘇民、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天坊室內計劃有限公司、龍寶建設、好好gooddays、mezamashikohi trio、中區再生基地、紅點文旅 攝影_齊柏林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4期》

cover 164.jpg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攜手半輩子的夫妻早已培養出生活默契,注重生活享樂的他們提早為退休生活打算,即使生活模式十分相近,仍保有各自的興趣和喜好,但認知到行動和習慣隨著逐漸增長的年紀和以往有所不同,於是便透過設計創造出獨立空間之中的甜蜜交集。

 

p156.jpg  

懂得享受生活的夫妻倆對於退休後的居住空間有明確的想法,希望空間氛圍能讓他們重溫年輕時在國外居住的感受。

 

p157.jpg  

 

如果說空間是生活的容器,那容器應該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而有所調整更換。這對年紀約50歲左右的夫妻,曾經長年旅居國外也在台北工作一段時間,退休後決定搬回步調較為和緩的台中生活,享受屬於夫妻倆的全新人生階段;過往居住國外的美好回憶與生活體驗,成為退休居住空間的設計養分。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拿捏構築屋主理想生活

懂得享受生活的夫妻對於退休後的居住空間有明確的想法,希望空間氛圍能讓他們重溫年輕時在國外居住的感受,格局能配合日常生活習慣規劃,同時機能上還要思考到日後年紀與身體狀況,使用上盡可能減少彎腰的動作,60坪的空間不但能滿足夫妻倆的居住需求,為退休生活空間做完善規劃,讓理性機能與感性氛圍達到和諧。

 

設計師從空間座向及生活習慣思考,如何對應退休人士與空間的互動關係,希望讓居住者在空間中能全然感受自然光的照映,也減少能源的浪費,因此空間布局和一般居家有所不同,通過玄關後,不是常見的客廳,而是屋主特別要求的閱讀空間,餐廳、廚房及起居/客廳區域反而位於較居中的位置與臥房相鄰,這樣的布局讓夫妻起床後能順著動線在「內空間」活動,方便備餐並在餐廳及客廳享受晨光,下午則隨著日照移至光照較充足的西側書房活動,這個「外空間」也能讓他們從入口處就近接待洽談公事來訪的客人,具有緩衝個人隱私空間的作用。

 

p158-3.jpg  

 

獨立而不疏離的兩人退休世界

充足光線照映的空間以溫暖的中性色調暈染,揉合較為明亮的灰藍色,透過優雅寧靜的色彩放鬆心情,同時喚起他們過往居住國外的空間記憶;兩人雖然目前還未真正步入老年階段,但空間仍在夫妻共同生活的原則下,思考長遠居住的各種可能;公共空間完善配置休閒功能,因應夫妻喜好配置雙吧台,一個是能蒐藏並啜飲紅酒,另一側則能品味咖啡,充足的坪數完全滿足使用需求。

 

以臥房來說,即使睡眠作息有所差異而各自規劃獨立臥房,但仍藉由共有的更衣廊道形成串聯臥房的動線,使空間不至於太過封閉,設計師更貼心在共有的牆面增設窗戶,夫妻倆能在不影響彼此睡眠情況下隨時照應;收納衣櫃及插座高度皆依照兩人適合的高度設置,是為了避免重複彎腰動作造成腰部傷害。絕對開放的動線連繫起獨立的空間場域,讓夫妻在尊重彼此興趣及生活習慣的情況下,仍能攜手親密相伴下半輩子。

 

p159-1.jpg  

根據生活習慣及房屋座向設置空間

屋主希望能有獨立的工作閱讀空間,設計師根據生活習慣及日照方位將書房位置配置於西側,公共區域則位於空間中心,讓習慣下午閱讀的屋主能在充足日光中活動,平時也能接待前來洽公的訪客,而不會干擾生活的隱私性。

 

p161.jpg  

獨立雙主臥透過巧思設計保有親密感

由於睡眠習慣隨著年紀而有所不同,各自獨立的主臥能減少因為作息不同造成的影響,但考量到安全性,特別在共用的床頭牆面設計一道開窗,夫妻倆能透過窗戶關心彼此狀況,臥房也藉由衣櫃構成的廊道動線串聯而不疏離。

 

 

文_陳佳歆 攝影_吳啟民 圖片提供_珥本設計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3期》

163 cover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安全

在老前住宅規劃大調查中,有33.13%以上民眾認為健康安全為首要條件,是最重視的需求,主要因為年紀漸長,行動力與受傷後的復原已大不如前,即使是摔倒或小感冒,都有可能難以復原,因此健康安全成為最需要關注的要點。

 

p119.jpg  

圖片提供_長庚文化養生

 

 Point01 地面材質挑選安全、防滑材質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依接觸的許多案例經驗,滑倒是長者最容易也最害怕遇到的問題,一旦滑倒造成骨折,對身心都有很大影響,常用材質像是大理石、花崗岩等表面光滑的石材地板,都容易造成長者滑倒,因此無論在走道空間、衛浴空間,都建議挑選防滑的安全材質。

 王俊宏室內裝修設計設計師林庭逸:目前若有接觸到退休夫妻或是三代同堂的個案,多半會建議使用安全材質,像是地板材質採用防滑的木質地板、木紋磚地板以及易清理的安全磁磚、不做拋光處理的磁磚等,並且加強在衛浴設備,這些材質不僅符合長者使用,即使是兒童使用也很安全!

 《老前住宅設計剖析書》:由於石材地板像是大理石、花崗岩等,表面較光滑且需要上蠟保養,不僅在保養上須費心思,過於光滑的地面容易造成長輩難以施力而不小心滑倒;同時在住宅中有不少案例是長輩突然起身後形成暈眩跌倒,而地面材質過硬造成嚴重受傷的情形。因此,地面材質應考慮彈性柔軟材質,跌下時也不會受傷過重;且表面以粗糙面、抓地力強的為佳,像是海島型木地板、軟木地板、超耐磨地板,相對於石材地板來說較為安全。另外,考量到有些長輩在冬天會有穿襪子保暖的習慣,即便是木地板,也要選擇防滑係數高且表面有浮雕刻痕的為佳,避免因為穿襪子降低了防滑效果。

 

p119-1.jpg  

圖片提供_大雄設計Snuper Design

 

Point02 採光、通風良好,對外窗有助長者心情愉快

國立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林萬億:根據臨床研究,長輩喜歡看窗外、喜歡看馬路街景,這關係到他們喜歡觀察街坊的動靜,以此保有與外界連結的習慣,所以建議客廳、臥房等空間一定要有對外窗,讓他們能有接觸外界環境的機會!

 本晴設計建築師連浩延:採光、照明良好,是住宅的基本條件,在設計個案時,我最注重空間的通透性,一個屋子減少了隔間、採用大片的窗戶,空間吸滿自然光線,彷彿就有了生命力,充足的採光能增加使用者對外的連結,並且眺望綠景、街景,讓心情愉快,增加活力!

 《老前住宅設計剖析書》:為了讓長時間在家的長者有更舒適的環境,良好採光是必要的空間條件,不過,如果光線直接照射眼睛,卻又容易讓對於亮光適應力較差的長輩覺得刺眼不舒服,此時不妨從空間的設計上著墨。例如將開窗的位置下移,將窗戶的高度適度下降,可保有原來的進光量,但眼睛卻不會直接見到強光。此外,無法改變窗型的窗戶也可利用窗簾設計來遮掩上半部的光線,例如捲簾、羅馬簾、風琴簾,或者分段式的百葉窗等各式設計,都可以達到遮光的效果。

 

p140.jpg  

圖片提供_好室設計

 

Point03 居家安全系統與遠端照護設備 避免意外發生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高雄氣爆意外,讓大家開始有警覺性,尤其長者經常使用瓦斯爐具或暖氣不當而引發火災,因此,住宅規劃中最好加裝火災警報系統與瓦斯洩漏偵測器,避免意外發生。

 國立台灣大學智活中心智齡研究群主席康仕仲:日本與美國都不斷研究適合長者居家使用的照護設備,包括長者使用的APP、求救警鈴設備、遠端照護的保全系統,台大智活中心智齡研究群也研發出銀髮族專用的「聲聲呼喚」求救器,當年邁的長輩獨自生活在家中,晚輩都奔波在外,擔憂發生緊急狀況「聲聲呼喚」能在吵雜的環境中辨識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可置於室內任何角落。倘若儀器感測到「救命!」等呼救聲時,系統會自動進入警戒狀態,並撥打電話聯絡親人,使意外狀況在第一時間被察覺,建議台灣能開始注重並研發更多適合長者的居家照護科技。

 國立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林萬億:現代人工作繁忙,大部分的成年子女都沒與父母同住,因此老年人獨居在家若發生意外容易呼救無人,目前有些結合保全的遠端照護服務與緊急求救系統,設計血壓、血糖測量等健康紀錄及專人電話關懷服務,但是一般緊急求救鈴,受限於空間侷限,真正要緊急求救,並不一定派上用場,建議使用結合求救功能的產品設計,例如拐杖結合求救鈴,能立即按下按鈕求救,或是結合健康資訊與連線功能的手環或手錶,也可使用專為銀髮族設計的簡易操作手機,內部設置了緊急呼救功能,或者使用可雲端監控的隨身緊急呼叫鈴,只要長輩身體不適按下按鈕,子女便能立即收到手機推播,並以手機的監視系統查看即時影像。

 

p121.jpg  

圖片提供_演拓空間室內設計

 

文_于靜芳 專業諮詢_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邱淑媞、國立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 林萬億、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兼智活中心智齡研究群主席 康仕仲、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依瑩、大雄設計Snuper Design設計總監 林政緯、何侯設計設計師 何以立、本晴設計建築師 連浩延、王俊宏室內裝修設計設計師 林庭逸、好室設計設計師 陳鴻文 圖片提供_何侯設計、大雄設計Snuper Design、長庚文化養身村、好室設計、國立台灣大學智活中心智齡研究群、演拓空間室內設計、珥本設計、泓電、IKEA、禾築國際設計 參考書目_《老前住宅設計剖析書》(麥浩斯出版)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3期》

163 cover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等,一個人咖啡的台北咖啡館文創美學

李俊明的空間美學之旅

走過這麼多的建築設計,台灣在設計領域上已經到了跨領域的境界。9 月號《漂亮家居》,將邀請許多跨領域的名人,帶我們走訪台灣各地不同的建築、設計與展覽,並與我們談談他們眼中的設計美學。

 

p250-1.jpg  

 

位在台北天母車水馬龍的街頭,竟有一座擁有自然綠意的複合式咖啡空間。保留原空間的裸露感,透過自然與燈光的詮釋,感受到詩意。

九把刀最新電影「等。一個人咖啡」,在815日上映之後,短短6天票房就突破新台幣1億元,使得「咖啡廳」這個場域有了更多的探討空間。對於藝術美學充滿熱忱的作家李俊明,他非常認同地說:「走過這麼多國家,台北的咖啡廳空間美學,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p250-5.jpg  

 

台北咖啡館是空間美感養成處

走過這麼多國家與城市,台北的咖啡廳,比起歐美國家算是相當蓬勃發的。李俊明說到,早期咖啡廳只是一個談生意的空間,但李俊明說,不可否認台灣有著多樣性文化進駐,以及設計產業的盛行,台北的咖啡廳成了一種獨有的文化特色。至於是什麼特色呢?李俊明繼續說,一是類型豐富、二是空間品味高、三是較走文雅風氣。

 

針對第一點的類型豐富,和消費者的年齡、職業與需求有很大的關係,像是老式咖啡館、主題式咖啡館、社區型咖啡館這3種,在空間內部規劃上大有不同的特色。李俊明說,老式咖啡館重視的是咖啡豆本身,而內部空間設計就相對陽春;主題式咖啡館就相當重視空間內部的氛圍,尤其以顏色來打造出濃郁的主題風格,再者是使用不同材質來創造不同風格,李俊明認為這樣的主題咖啡館正是台北咖啡館正在成長的階段,這股風潮提升老闆對美感的重視,也加速提高消費者對咖啡廳空間的美學知識,同時也讓台北咖啡館的空間,變得愈來愈有品味,且具設計感。

 

p250.jpg  

 

李俊明特別提起了文青咖啡館這一類型,他說,「80後的年輕人,開始對於舊建築、舊空間有興趣,並且發揮創意創造出屬於台灣獨有的文青咖啡。」他相當認同說:「那是屬於他們這個年代獨有的。」李俊明不諱言,他的許多外國朋友來到台灣,都對台北的咖啡館文化感到有趣,畢竟「喝咖啡」一事在歐美國家是再平常不過了,因此他們非常訝異咖啡館能有如此多樣化。

 

第三種還在醞釀階段的社區型咖啡館,在歐美卻是相當普遍的,李俊明舉了台北民生社區為例子,「這是一種注重人的空間,不做過多的設計,但卻運用了主人自己本身的蒐藏或喜愛的風格,親手打造出的一種濃烈性格氛圍,這空間重視的是與人的對話,或只為一杯咖啡短暫停留的空間。」

 

p250-3.jpg  

 

學習留白,讓空間變得更雅致

雖然這3種咖啡館空間有各自的特色,李俊明對於現今設計師的專業也大力讚賞,但他仍語帶可惜說:「空間的適度留白,是設計咖啡館很重要的部分,且台灣將空間做得過滿,雖然會令人耳目一新,但其實對於人類視覺來說,是無法久坐或靜下心的。」此次他帶領我們參觀的另空間,就是一個將留白取捨做得相當好的空間,另空間原先是一個廢棄傢具廠,設計師JAMEI CHEN保留裸露的天花和牆面,將最後方的廢墟戶外空間,以玻璃屋頂和水泥牆面,並設計出植生牆,讓戶外與室內相互連結,成為咖啡廳內最宜人的空間。JAMEICHEN將對設計服飾的美感運用在空間設計中,讓這裡著實成為了一個「另」空間。

 

p250-4.jpg  

 

Discover Place李俊明的走訪心得

另空間是一個很雅致的地方,能在繁華熱鬧的台北市區,找到一個如此有氣質的咖啡館並不容易,我最喜歡它能將綠意帶進室內,就像是城市綠洲一樣。在這裡不論寫作或喝咖啡,都能因為戶外的綠意讓我看見這個城市的生命力。另空間是寧靜的、明亮且清新的,建築結構雖不加以修飾,卻能透過自然與燈光的詮釋,感受到詩意。對於另空間的表現,我只能用一個「雅」字來形容,另空間雅卻不失親近、愜意卻不失對綠意的尊敬。量體本身的線條簡單,搭配老舊物件,更能提升整個空間的人文,通往二樓的古典舊式樓梯,因開天井顯得明亮有靈魂,真的是「另」空間。

 

 

文_蔡銘江攝影_江建勳 版型_Cony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3期》

163 cover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41.jpg  

從工作幾10年的公務員職務退休,兒女也都離家工作,平時一個人居住的屋主希望有一間舒適的退休宅,原本住的透天厝早已老舊不堪,早先想要換一間更寬敞明亮的空間,卻因為預算考量只好選擇翻新老屋。設計師仔細觀察屋主的生活行為,發現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二樓的臥房看電視,原來是一樓光線不足,廚房破舊不敷使用加上昏暗的防火巷,使得公共空間毫無生氣,相對使用率很低,於是設計師決定用空間引導屋主開創不一樣的退休獨居生活。

 

有限空間條件創造最大可能

考量屋主的生活習慣及建築狀況,仍保留一樓作為公共休閒空間,利用中央樓梯為軸線定義客廳和餐廚房區域,二樓以上則為寢居室,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想辦法改善公共空間採光問題、增加使用率並創造出生活感。單層室內可使用坪數只有15坪,為了爭取更充足的採光,設計師大刀闊斧將面向防火巷的牆打開,同時整理閒置的防火巷,鋪上南方松板材並栽種植物,在日光、植物及木材等自然元素的烘托下,空間擺脫過去昏暗的印象,充滿了清新的朝氣。

 

利用空間引導屋主創造休閒生活

在建構空間輪廓後,設計師為喜愛泡茶的屋主設想休憩的聚點,除了既定的沙發與餐桌之外,客廳沿著落地窗下緣延伸出一道平台,下方可當作收納使用,台面則作為朋友來訪時的座位區;廚房裡面對街景的窗戶也沒被忽略,在原本就有一定深度的窗緣內側鋪上木素材,擺上幾張高腳椅就是另一個聊天泡茶的好地方。屋主特別提到擔心上下樓行進間的安全性,因此特別將樓梯改為較防滑的木地板,二樓整層則規劃為功能完整的主臥,同樣藉由樓梯為中介區分寢區和書房,陽台藉由寢區木地板的延續,模糊了內外距離。

建築外觀重新刷上較沉穩的淺灰色,窗框選擇棗紅色搭配,更突顯老建築的造型特色。即使空間格局並沒有大興土木的大變動,但透過設計師對屋主與空間的細膩觀察,為空間注入舒適生活應有的元素,不僅賦予老空間全新生命,也為屋主創造充滿盼望的退休生活。

 

p142.jpg  

利用樓梯軸線劃分公共活動區域

由於預算考量,並沒有更動位於空間中央的樓梯位置,也正好藉由樓梯作為軸線,介定客廳與餐廳區域,並在客廳與樓梯的銜接處,設計鏤空展示書架,讓穿透的視覺串聯空間,空間的瀏覽層次也更為豐富。

 

p143.jpg  

打開牆面引入日光創造空間「裡風景」

一樓有嚴重採光不足的問題,因而降低屋主在公共空間的使用意願,設計師重新檢視空間,決定打開面向防火巷的牆面,規劃大面落地窗,並整理防火巷重新創造一個室內庭院,讓光線和綠意為空間帶來生氣。

 

p144-1.jpg  

善用窗戶結構增加生活的隨性樂趣

原始窗戶結構已有足夠深度,因此將窗戶設定為另一個休閒聚點,鋪設木板增添親切溫潤的感覺,讓窗邊延續餐桌聊天休憩的目的。

 

p144-2.jpg  

內嵌魚缸轉移狹隘空間感

位於樓梯下方的廁所空間非常狹小,又沒有對外窗,為了減低空間的壓迫感,於是在洗手檯下方牆面嵌入魚缸,讓水裡優游的魚兒轉移使用者對空間大小的注意力。

 

 

/陳佳歆 攝影暨圖片提供__好室設計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3期》

163 cover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老化率節節升高,《漂亮家居》與EOLembrain東方快線網路調查合作,針對超過台灣1,0003560歲國人做「老前住宅規劃大調查」,透過問卷,除了解國人對「老前」的認知及目前對於退休規劃與住宅準備狀況,並找出民眾對於空間規劃上最受重視的需求,同時綜合各界領域的觀察分析與建議,歸納出老前住宅規劃重點!

 

▲資料蒐集 201487日至822

▲有效樣本 1,068

▲研究對象 台灣地區35歲以上民眾

▲抽樣方式 採立意抽樣,男女比例各半,3544歲:4555歲:55歲以上約442。樣本來源為1.Google Docs:針對台灣地區35歲以上民眾發送網路問卷,及2.東方快線會員Panel:針對台灣地區35歲以上民眾採電腦隨機抽樣發送問卷,合計回收樣本1068份。

▲訪問方式 網路調查

▲抽樣誤差 95%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3.0

 

Q1.jpg  

 

P o i n t 01住宅現況若不符退休空間55歲前應著手老前住宅規劃

Q3.jpg  

 及早設想居住規劃,55歲前著手完成老前住宅

在調查結果中,關於「目前對退休後的住宅進行準備與規劃了嗎?」,其中在3539歲、4044歲的調查年齡層中,分別有27%、27.2%的人認為「退休前610年」開始做住宅規劃,甚至在這兩個年齡層中,分別也將近2成的人已經正在開始做老前住宅的規劃,在5054歲、5559歲、60歲以上各個年齡層中,則分別有26.2%、30.9%、40.3%的人選擇現在著手規劃退休住宅。

 

東方線上&東方快線行銷副總監李釧如分析:「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3544歲的輕熟族,因為接受資訊較豐富,普遍皆有退休的危機意識,認為現在或退休前610年就應提早做規劃,但他們多半在想像與醞釀階段。而在4554歲年齡層中有5成皆認為退休前5年再做打算即可, 55歲以上的年齡層則多是正在進行住宅準備與規劃,探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嬰兒潮時代的平均結婚年齡約25歲,目前正是他們處於5060歲年紀時,不僅是他們子女開始求學或離家工作的時期,慢慢他們也即將要退休,因此,5055歲時,他們會開始設想未來住宅的藍圖,並且在5560歲時會實際去執行退休後的住宅。」

 

經手過不少熟齡住宅的王俊宏室內裝修設計設計師王俊宏認為,「若希望未來能有舒適的老前住宅,一定要及早做準備規劃,最好在自己仍擁有裝潢主導權、身體狀況良好的年紀時就開始設想住宅安排,建議55歲前實際著手裝修或調整空間,讓住宅設計符合退休後生活,依居住成員的作息習慣打造機能空間,並在材質、設備與動線加入老年安全的考量,未來才能享受安全無憂、舒適自在的生活!」

 

P o i n t 02 規劃老前住宅前應先決定居住類型的安排

Q4.jpg  

6成以上民眾希望退休後享受兩人世界

調查中,關於「請問您期待退休時的居住型態為何?」,其中,超過6成民眾期望「與配偶或伴侶同住」﹝60.1%﹞,代表大部分人希望能與另一半同住,享受退休夫妻的兩人世界,而有2成以上民眾選擇「與子女或爸媽同住」﹝22.7%﹞,約有1成以上民眾選擇「自己一個人住」﹝9.3%﹞,從數據中,可再發現到一個現象,在5054歲、5559歲、60歲以上各個年齡層中,分別有23.6%、

18.3%、38.3%選擇「與子女或爸媽同住」,尤以60歲以上民眾比率最高。

 

李釧如分析:「60歲是進入後半人生的重要關卡,此時面臨退休到來,60歲前即使沒有與子女同住,仍能獨立自主、享受生活,但過了60歲後,慢性疾病多,行動與健康已大不如前,且老化速度會非常快,因此,考慮到後的照料,與子女同住的機率會因此提升。」

 

三代同堂為未來超高齡社會的理想居住類型安排

規劃老前住宅前,應先決定日後居住型態,林萬億表示,「若預計退休後過兩人世界,趁退休前25年前盡快整修,若是決定與子女或父母同住,青壯世代應先決定好居住類型,也要想好住宅規劃,應朝二代宅、三代同堂或三代同鄰方向執行,面對未來高齡社會,建議選擇三代同堂解決托兒及托老問題。祖父母若身心健康,能協助照顧孫子女,則兒子媳婦才能安心就業,同樣地,如果祖父母年邁體衰,則由兒媳、孫子女就近照顧年老的祖父母。為了兼顧隱私與便利,除了與父母同住一屋簷下外,還有另一種形式,就是『三代同鄰』,為可住在同一棟大樓、同一個社區或同一條街上,最好是在『一碗湯不會冷掉』的短距離範圍內,維持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親密關係,可以彼此照顧又不會互相干擾。」

 

文_于靜芳 攝影_Yvonne、王正毅 專業諮詢_國立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 林萬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依瑩、東方線上&東方快線行銷副總監李釧如、王俊宏室內裝修設計設計師 王俊宏、大雄設計Snuper Design設計總監 林政緯、何侯設計設計師 何以立、好室設計設計師 陳鴻文 資料來源_EOLembrain東方快線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3期》

163 cover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手作食器有著溫潤、質樸的性質,多以陶製食器為主,輔以木作、竹製、鐵件等食器,要如何運用手作食器,將家裡的餐桌打造成充滿台灣味的「台式餐桌」呢?從Accessories 擺飾、Fabric 織品、Color 顏色、Display 陳列四處著手,一起打造專屬於你的台灣風格餐桌!

 

p230

圖片提供__博客來

 

Idea 01: 餐桌擺飾,也可以很台灣風
除了食器可以很有台灣味,其實擺飾也可以走台灣風格,如荔枝、豆腐形狀的器皿,擺在桌上就很有台灣風味。

Idea 02特色花器,點綴餐桌風格
使用花、竹等花藝,不僅可以營造餐桌氛圍,鮮豔的色彩也讓餐桌更繽紛,若餐桌擺設偏淺、少有顯眼擺飾,也可選擇插一束稻穗,不僅色調相近,也能呈現清爽的餐桌風格。

 

p230-1

產品提供__陶作坊 攝影__Amily

 

 

Idea 03: 客家花布,增添在地味
客家花布可以用在傳統工藝上,也能成為餐桌上的亮眼配角,運用客家花布不僅能提升桌面的鮮豔度,也能與傳統節慶搭配,讓餐桌擺設更活潑。

Idea 04: 創意布料,呈現不同風情
布料與木頭搭配性高,如果想營造台灣味道的餐桌,可以使用印花樂的特色桌墊,讓餐桌更顯台灣味,或是使用印製木頭紋路的桌巾,也能營造出不同的效果。

 

p230-3  
圖片提供__博客來

 

Idea 05: 同色系搭配,提高協調性
台灣家庭餐桌通常以木頭或是淺色系為主,可以搭配同色系的食器,如橘色茶杯、橘色筷架等,成為餐桌的亮點。

Idea 06: 自然色系,呈現質樸台灣風格
自然色系包含棕色、綠色、橘色與紅色,善用色系搭配不僅可以呈現溫潤純樸的台灣風格,也符合手作食器的「自然」意象。

Idea 07: 依主題呈現餐桌搭配
現代家庭與傳統的大家庭不同,通常都以小家庭為主,此時餐桌擺設就可以溫馨、實用的食器,如陶鍋,若要宴請外國朋友,餐桌的擺設便可多點台灣味或是中西合併,依使用的主題妝點餐桌,會更契合使用者的情感。

Idea 08: 一個餐桌,一個亮點
台灣早期食器多以襯托菜色為主,顏色與外型通常比較樸實,菜色變成餐桌上的亮點,現代進行餐桌搭配時,其實可參考「一個餐桌,一個亮點」的方式進行擺設,不僅能搭出層次感,也不會有過於混亂的問題。

 

p230-5  

產品提供__陶作坊 攝影__Amily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2期》

漂居162-cover.jpg  

誠品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olo Singer B&B就躲在台北北投小巷間的老住宅區裡,原 先就是一間老旅店,經過一場復興改造計劃後,找回新生命也 讓更多人重新認識與找回台灣老旅館的記憶。

 

145-2

 

「Solo Singer B&B」的 前身是一間60年前開張的賓城旅社,一群熱愛旅行也熱愛台灣這片土地的藝文愛好者,偶然發現這間老旅社,於是決定來一場老旅社復興改造計劃,保留台灣老旅館的記憶,也讓更多人看見它的懷舊與美麗。

 

145  

 

不破壞性設計keep住老味道

Solo Singer B&B經理阿璇談到,雖然老旅館已漸漸沒落,但仍有一股迷人的舊日風情,所以,伙伴們在重新規劃與裝潢時,堅持不做破壞性的設計,格局配置維持著當初的風貌,空間材料在還能使用下就不拆除,許多原本的物件也都盡量保留下來,像是地面大理石、大廳鏡子、電話交換機、磁鐵日曆‥‥等,這些為的都是留住過往。在搭配上,阿璇也提到,在找傢具、傢飾除了會盡量找到適合懷舊、復古的調性外,伙伴們也貢獻不少,「他們自己保留了許多老傢具,剛好裝潢這裡需要,於是就做了一點貢獻,老傢具能再被利用,同時也替這個空間加分許多。」

 

145-1  

 

藝術家進駐規劃重塑原有空間

每個人對旅途中屬於自己的房間都有不同的詮釋與表達,就是這樣一個概念,在這裡的每個房間都有不同的藝術家進駐規劃,阿璇說,這些藝術家包含了詩人、作家、攝影家、剪紙藝術家‥‥等,每一個人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解構、詮釋原有的空間,空間裡能夠找到藝術家的特色,同時也保留昔日格局的風華。

來自攝影家的設計,是唯一有打通的一個房間,保留住斜屋頂設計,規劃榻榻米臥榻區、再放上一張喚醒記憶的大搖椅,那就是他對空間的想像和表述;來到剪紙藝術家所設計的空間,牆上7張不同顏色的色紙描繪著北投的故事,窗花、流浪狗、老北投的行動雜貨車,承載著北投人的童年往事,也增添了旅人的想像。

 

145-3  

 

融入新元素老件仍舊不失細膩

空間在修復上盡量仍以同調性為主,像衛浴的新門是由老檜木製作而成,因應每間的尺寸進行修改,再用噴砂去漆,讓原本的紋理與檜木味道露出,再搭配來自於國外的手工刻造的門把,詮釋新的價值與生命。室內的空間雖然請到藝術家進駐規劃,但無論是加入剪紙或攝影作品等,都不破壞原味,同時還融合出現代細膩的味道。

 

145-6  

 

留住舊物看見老旅館的過往風華

早期老旅店的模樣,現代人大多都已沒有印象、甚至沒有經歷,裝潢採取留下旅店原有舊物方式,讓人見識到早期旅店經營的方式,甚至感受到過去生活空間的樣貌,從這些舊物中再去細細品味早期庶民文化的美好。

 

 

文_余佩樺 攝影_Amily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2期》

漂居162-cover.jpg

誠品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車子繞過一圈圈的山路,從沒想過在尋找不到地址的新北石碇深山中,卻隱藏著一個「世外陶源」!紅磚瓦、木地板、原木桌、柴燒窯,這裡是用木材建造、由綠意包圍的「彭山窯」。

 

236  

 

和張膺康約好採訪的晴朗午后,因找不到地址,我們只能按著他的指示,沿著石碇山路往最高處爬,穿過層層的山路、茶田後,原以為荒僻的山邊,竟然出現一處世外桃源,還未下車,就已看見他站在門口向我們微笑招手,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如此吧!踏入由木屋和鋼材建置的「彭山窯」,一樓為工作室、兩個柴燒窯和休憩區,柴窯旁堆滿木頭柴枝,工作室外還有園藝菜圃,伴著蛙鳴花香,頗有閒情逸致,很難想像,這裡以前可是100坪的荒地雜草,全由他自己建造而成。

 

醉心柴燒陶器之美 自建「彭山窯」

來自高雄美濃的張膺康,因為喜歡茶藝,來到台北工作,他說:「我以前是做生意的,後來因為喜歡喝茶,就到陶藝教室學習製作茶壺,因此接觸到柴燒過程,當我看到那火焰將陶壺轉化為紅通晶亮的面貌,我就決定要轉做專職的陶藝家,與朋友合燒了10幾年柴窯,我想要找地蓋自己的窯,燒製柴窯作品,最好在空曠處,排放的濃煙才不會干擾人,柴窯用的是取自大自然的土,燒的是大自然的木柴,所以身處大自然燒製作品,非常適切。」

 

236-1  

 

找尋許久後,終於在石碇山上找到100坪的空地,張膺康以月租NT.5,000元、花費NT.80萬元先蓋起木屋、柴窯,直到4年前,才又在木屋旁建造另一棟三層樓的鋼製建築,作為自己的展示館和住家,實現山居創作的夢想。張膺康開心地說:「為了燒窯租了一塊大空地,我很喜歡大自然,因此空間希望多以木為主要建材,我自己鋪水泥地,畫設計圖、找木工蓋起房子,前後建造兩個柴窯。在山中創作實在太幸福,就決定住在這,因此,在朋友協助下,我又在木屋旁建造另一棟鋼製的住家和展示間,可以擺陶壺茶具、蒐藏的老古董,也讓更多喜歡柴燒的客 人,可以來這泡茶聊天、欣賞作品,遠離塵囂的心靈富足,言語難以形容!」

 

236-2  

 

家就像美術館 訴說著陶的故事

來到鋼製建築的二樓,打開門可看見14坪的作品展示間,讓人彷彿就像走入一間迷你美術館,擺滿了張膺康的柴燒茶具,從茶壺、茶杯到茶罐,他以原木、鐵架當支柱,襯著白牆、木頭蒐藏和陶作,簡單的很有個性,讓柴燒作品閃耀著迷人的光芒,而在左邊的沏茶休息區中,層層的玻璃櫃展示柴燒茶具,襯著透射下來的陽光,讓柴燒的茶具變得更加透亮、有生氣,張膺康喜歡坐在這泡茶、休息,以茶會友,他每天會在這沏上等的普洱茶,利用柴燒茶器展現好茶質,用心招待每位來訪的客人!

轉個彎踩上木階梯,進入鋼製建築三樓,是10坪大的臥房,以檜木作為樑柱、地板,床鋪則為珍貴的枕木,窗外視野良好,可望見山林美景,每天起床後,他喜歡坐在友人送的檜木總統椅上,沉澱心靈。每當張膺康創作需要靈感時,他則會到另一邊二樓木屋的休息室,遠望風,放鬆疲憊的身心。木屋的角落,都是他的古董蒐藏,老舊的中藥櫃,顏色樸拙好看,搭配友贈送的墨寶,空間風雅又韻味。張膺康說:「這20年幾來,我存了一筆錢,去年在附近買 了800坪的土地,預計打造出大型的柴燒專屬園區,希望能結合工作室、展示區、庭園設計的概念,除了要繼續燒製好茶器,也期望能招收徒弟,將柴燒的美傳承下去!」

 

236-3  

 

貼心待客設計
剛燒完窯的日子最清閒,張膺康會邀三五好友上山歡聚,在剛經歷1,300℃高溫火烤的窯洞前品茶用餐,大家坐在柴窯旁的原木桌,用自己做的盤子、杯子、壺,喝茶飲酒吃小菜,自在歡樂。推開原木桌旁的木門,是張膺康花費NT.30 萬元所打造的賓客廁所,自然木頭結合大理石,展現優雅的風貌。

 

236-4  

 

寬闊工作區
一樓工作區有拉胚區和兩個柴窯,窯邊除了堆滿木柴,望向遠方即是風景,頗愜意。張膺康3 個月燒窯一次,每次就要花10 個工作天,日夜不眠不休控制窯內高溫,以隨時添加木柴,雖然很累,但他累得很開心,享受捏陶、拉胚、燒窯、種植花草、照顧菜圃等活動。

 

 

 

文_于靜芳 攝影_江建勳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2期》

漂居162-cover.jpg  

誠品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一道銀河般的溜滑梯讓「紅點文旅」成為矚目的話題焦點,但這只是「紅點文旅」一種幽默表現方式,背後更多的是,用創意將台灣人共同記憶的材質-紅磚、 抿石子、海棠花玻璃、客家花布創造新的藝術生命,也將在地文化的美好能量藉由這嶄新平台渲染出去。

 

134

 

旅店內部空間每一處皆為飯店量身打造,光是接待大廳建材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說,才剛踏進旅店,就被告知腳下地磚是特別請高雄三和瓦窯以還原燒的方式燒製黑磚,意外窯變產生深淺灰黑及金屬光澤的磚,為大廳地坪營造意想不到的濃淡層次,櫃台後方的主牆是由燒製過頭,原本該被淘汱的「火頭磚」扎實堆砌,而嵌在牆面上的拱型窗戶玻璃是早已難尋的海棠花窗,這是吳宗穎花了1年時間,才蒐集到的二手舊玻璃,浮雕式的懷舊紋理喚起許多人兒時回憶,在地質樸材質與線板裝飾牆柱相互借景,台灣設計椅與歐洲經典單椅的對話,加上霓虹燈與工 業燈的照映,詮釋出屬於「紅點文旅」的新風格語彙。

 

134-2

 

進入客房樓層,微暗的燈光引領旅人進入沉澱心靈的休憩場域,臥房空間整潔有序,地坪設計與材質同樣勾起早期居家空間裡的美好時光,客房玄關和衛浴使用花蓮特產的台灣蛇紋石,寢區採用人字拼法的木紋,搭上床頭與床尾巾的台灣特色花布,真的讓人感到 有股回到家的親切安心感。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素材在旅程中被重現,就如同紅點文旅所陳述,「紅點文旅的空間不是仿舊,而是把共同記憶的材料,以創新手法展現,讓旅人有家的溫暖,卻不失旅行的趣味。」

 

134-5  

 

與在地窯廠共同研究,琢磨出傳統瓦窯新生命

接待大廳獨特色澤的地板,是吳宗穎親自到高雄三和瓦窯廠與師傅共同研究,希望用還原燒的方式燒製黑瓦,但窯變後產生的金屬光澤,呈現深淺層次的灰、黑色,使得傳統磚瓦在大膽實驗後,變得既復古又前衛。

 

134-3  

 

客房玄關和衛浴地坪特別採用花蓮特產的台灣蛇紋石,又名台灣青,寢臥區則採用人字拼木地板,這些都是早期台灣居家常見的材質與施工手法,透過現代材質與創意設計的融合,空間不顯老氣反而激盪出新的感官體驗。

 

鮮明布花傳遞台灣多元文化特色常民面

床頭及床尾巾採用文化特色鮮明的花色鋪陳,為簡約色感的空間留下深刻印象,同時從熟悉的懷舊圖紋中,不自覺拉近旅人與旅店之間的親切感。

 

134-6  

 

重新看待淘汰紅磚,結合新元素發現新價值在地面

大廳主牆面採用「火頭磚」堆砌而成,而被台灣磚窯師傅統稱的「火頭磚」,其實是燒過火、顏色不均、形狀有異,原本該被當作瑕疵品淘汰的不良紅磚,這裡卻走出傳統的思維框架,將紅磚重新敲鑿出適合的形狀,搭配上閃亮霓虹燈飾,讓瑕疵紅磚有了新的藝術生命。

 

 


文_陳佳歆 圖片提供_紅點文旅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2期》

漂居162-cover.jpg

誠品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碗盤發展歷史其實並不長,研究的人也甚少,若能仔細玩味台灣食器進程,的確可以讀完整個台灣經濟發展史。此期我們專訪—在台灣堪稱唯一完整了解並蒐集眾多台灣食器的「台灣碗盤博物館」館長簡楊同,透過其介紹,將台灣碗盤不論在顏色、技術與圖騰上的演進,讓人著實看見每個年代的生活文化。

 

210-1.jpg  

 

走進台灣碗盤博物館,眼前是深色且有濃郁紋路的木製展示櫃,櫃上那些陳舊的碗盤,因為它的斑駁而更能感受到老食器的好味道。談起台灣食器的發展與演進,台灣碗盤博物館館簡楊同開始與我們談起了一段很有趣且感人的故事。

 

210.jpg

 

400年前大航海時代,貿易瓷影響台灣食器

「台灣食器在6,000年前的史前時代就已經被發現,但當時史前人類只使用陶片來製作成食器,還不懂得如何燒窯。」而到了鄭成功時期的大航海時代,引進了許多貿易瓷,主要產地為大陸漳州窯與德化窯等,由於這些來自大陸的食器,不論從燒製或是圖案等都足具當地特色,因此 也影響了台灣食器的發展。

 

日治時期為技術最大演進

然而,對台灣燒窯的技術來看,日治時代是最大的轉變,當時日本政府將燒窯視為一個很重要的工業,除了給予補助金讓台灣民眾學習燒窯技術外,在技術上也引進了德國的四角窯,這項 技術的帶領,對台灣燒窯技術上來說是很大的演進,當然,此階段的食器,也夾帶著許多日本風格,不論從紋飾或花樣上都帶有日式風格。館長簡楊同說,日治時代的富有人家,使用的幾乎是日本進口細緻的碗盤,而台灣老百姓只能使用當地人燒的食器,其中產陶土的台北北投燒是最具盛名的。

 

210-2.jpg  

 

食器彩繪描繪出台灣當時生活型態

如果談起台灣食器的特色,簡楊同說,台灣的燒窯歷史並不久遠,且土質與其他國家比相對不夠好,因此,「彩繪」成為台灣食器一個很重要的特色。簡楊同繼續說,台灣食器的彩繪圖案,足以顯示出當地人民生活的特色。他指出,在民國 50年代,新北鶯歌曾流行以金光閃閃的閃光釉為裝飾,這種閃光釉可以讓食器閃亮,象徵著當時社會大眾期待的「捧金飯碗」意象,只可惜由於這個閃光釉很容易褪色,因此流行的時間很短暫,卻非常具代表性。而在老百姓較為困苦的年代,碗盤上的圖案也象徵著他們對於生活的期待,像是大魚大蝦、福祿壽、竹風椰影等,都當代的吉利象徵。透過碗盤除了能找到時代線索之外,某些特殊職業也能從碗盤當中看出,從碗盤上的店號、姓氏、形狀、上釉技巧等,皆能抽絲剝繭地找到被忽略已久的台灣故事。

 

210-4.jpg  

超過40 年的碗盤食器,每一只碗都有一個故事,從每一只碗的圖騰紋飾,以及多彩多姿的上釉,都看可以看出台灣的豐富社會文化。

 

210-3.jpg  
龍蝦圖騰,是富足代表。「沒魚蝦也好」,在台灣至今,龍蝦上菜都給予人一種富足的象徵,因此台灣早期的60 年代,很常看見碗盤底出現一隻大龍蝦,同時也是老百姓對於生活的期待。

 


文_蔡銘江 攝影_Reab

 

 

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請見《漂亮家居162期》

漂居162-cover.jpg

誠品

博客來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