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莊偉慈 攝影_Yvonne 圖片提供_郭文豐建築師事務所
喜歡騎著單車感受陽光與微風親吻在肌膚上的感覺,那麼不如就為自己創造這樣一個生活環境吧!屋主對大地懷抱敬意、帶著對於退休生活的期待,從繁華的都市來到宜蘭,當個優游自在的新移民。
「前幾天,有野鴨子跑來我們家的池塘玩,我想也許等到明年,牠們就會願意住下來了吧!」林太太指著房子前院的那個大池塘,池塘水面映出綠色山脈的倒影。天氣正好,兩個孫子在院子裡追逐著。這是林先生與林太太所追求的生活,而夢想在房子落成的那一刻實現。
感覺對了!那就在宜蘭住下來吧!
林先生笑說,他拉著朋友跑遍全台灣,最後選擇宜蘭做為退休後的生活地點,只因為這邊的環境讓他覺得「感覺對了」。而也因為喜愛大自然,在蓋房子之前,林先生就抱著不希望破壞土地的心情,與郭文豐建築師討論蓋房子的方式。他說:「為了能將蓋房子對土地的破壞減少到最低,原來我特別找了同時有建地與農地的基地,後來因為其他的原因,不得已放棄而另外找到現在的地。」
郭文豐建築師表示,「屋主希望能做到真正的環保與綠建築,因此盡量就地取材,建築的許多考量都是從自然環境的維護為出發點。」除了房子以外,地面幾乎沒有水泥硬鋪面,車道採用最簡單的碎石子,雖然走久了會有點凹凸不平,甚至長幾根野草,不過卻是對土地最友善的方式。
綠建築設計,讓房子與自然更親近
郭文豐建築師說,好的居住環境設計應該盡量維護自然地貌,考慮居住者跟戶外之間的關係,適當的日照、通風都是重點。林宅除了配合日夜間不同的風向來決定室內的開窗,屋頂、陽台的雨水則收集導入前院的池塘。在空間的安排上,郭建築師將子女臥室以樓梯稍作區隔,把最好的景觀留給客廳和主臥室,希望屋主住在這裡,平時不覺得冷清,子女朋友來時熱熱鬧鬧。
屋頂有管子將雨水回收,此系統將雨水引入池塘,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資源。
房子的外牆使用洗石子、斬石子、白石子以及銹板頁岩片,在樸實中又有帶有變化。
後門使用空心磚隔間,可有通風與過濾光線的效果。
二樓的書房和休憩室是屋主另一個生活空間,大面的鏡子是為符合做瑜珈時的需求。
為了讓音響表現更好,建築師在天花板還特地使用甘蔗板與木條天花,達到吸音的效果。
廚房是林太太最重視的地方,有了中島檯面,在這裡煮飯更加方便。
Q&A
Q:在建築上除了雨庇之外,還有哪些設計是以綠建築為出發點,來達到讓居住者更加舒適的目的?
A:房子的平面接近風車狀,每個房間都有可對流的窗戶,再加上水泥空心磚的運用,讓宜蘭盛行的東西向海陸風可以帶走室內熱氣和濕氣。採光、遮陽、遮雨、防颱的功能也都同時考慮到了,畢竟這是宜蘭氣候的特性。另外我也選擇許多本土植物作為庭園和水池的綠化素材,環境的生態健康,居住起來才有可能舒適。
Q:在維護土地的前提下,房子的設計如何配合原有的土地條件來規劃?
A:在開挖與整地時,從土地中挖出了許多卵石。這些卵石大量運用在駁坎、牆基與護岸。除此之外,我也利用原來梯田的高低落差規畫一個雨水貯留池,將屋面、露台、陽台的雨水,基地地面逕流水,都引入這個池中。水池以黏土鋪底,完全沒有使用混凝土。
Q:除了房子的地基之外,戶外的地面幾乎看不到水泥地,沒有鋪設水泥的好處是什麼呢?
A:鋪設水泥地會使得雨水無法滲透到土地,除了必須花錢另做排水系統,土地無法呼吸,蚯蚓也不能活了。戶外鋪設小石子,一來讓雨水可直接進入到地面,也不難走,而且任何人車走過都不可能不發出聲音,對基地大的房子來說很合適呢。總之設計者必須在考量使用者需求以及維護自然環境的情況下,做最有利的選擇。
DATA
所在地:宜蘭縣
家族構成:夫、妻、1女、2子
基地總面積:1900坪
建築面積:主屋 75坪、副屋 41坪
總樓板面積:主屋 145坪、副屋 41坪
1樓面積 68坪(主屋)、41坪(副屋)、2樓面積 62坪(主屋)
格局:1F/玄關、客廳、餐廳、廚房、客浴、客臥
2F/書房、起居室、主臥室、小孩房2間
建築構造:鋼筋混凝土造(主屋)、鋼鐵造(副屋)
使用建材:洗石子、砌卵石、水泥空心磚、銹板頁岩片、櫸木板、平板瓦、蛭石鋼板瓦(外觀),磁磚、柚木地板、美檜集成板、越檜、清水磚(室內裝修)
建造時間:建築工程 18個月、室內裝潢 4個月
完工日 2009年11月
※備註:單位為每戶,依一般標準施作完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