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屋顏 圖:同‧居 高雄With Inn Hostel 同‧居 高雄網址:www.withinnhostel.com
同‧居 高雄With Inn Hostel
「同·居高雄」位於鄰近高捷中央公園站的玉竹商圈旁,這裡不僅搭乘各項大眾運輸極為方便,商圈內各項飲食娛樂更是隨手可得,自然成為旅宿業進駐的熱門地點。
(熱鬧玉竹商圈旁的老屋,在興建時旁邊都還是稻田,城市風貌變化之快速總是令人驚訝。)這棟由五十幾年老屋整修而成的「同·居高雄」,與周邊旅館相較,可說是獨樹一格,外觀上很難不被大面積的鐵窗花所吸引,若再細究還會發現,每層樓的鐵窗花都是不同的圖案,卻又能異中求同的符合整體風格。
(一樓的鐵窗是經典的祥雲造型,當時屋主小孩各自分配區域負責清潔。)
租下此屋作為青旅的Shing與洪仔跟我們說,這裡曾是孕育七個小孩成長的家庭,從狀態極佳的屋況就可以了解,屋主一定很用心的在照顧這裡,因為房屋是屋主自蓋,牆壁比別人厚、磁磚比別人大,用料工法上都十分講究。
(以前的料理與出餐台是現在的接待櫃台,上頭的木窗還是很難在一般民居中見到的重錘式推拉窗。)
踩起來很光滑的銅線磨石子地板,以前是屋主小孩跪在地上用手擦亮,而外頭面積龐大的鐵窗,也要分配給小朋友們定期清理,直線與轉角間要擦得一塵不染,才不會生鏽,常保如新。
(磨石子樓梯不僅配色優美,作工也十分精細,樓梯扶手設計成梯形,符合手掌的人體工學。)
民國52年就建造的老房子中曾經住了一個大家庭,各個角落都藏著點點滴滴的印象,用來料理的磨石子桌面、小朋友們躲貓貓的各個櫥櫃、頂樓樓梯讓阿嬤休息的矮平台等等,當他們回到生長環境的「同·居」時,都會忍不住要跟Shing和洪仔說說這些令他們回味無窮的兒時記憶,這些痕跡都被保留下來,當您來到這裡,聽到這些故事一定也會跟著好好重新體會「家」的意義。
~~~~~~~~~~~~~~~
在老家屋診療所製作初期,就有一個案子吸引到小小編的目光,那就是高雄的哈瑪星。 陳啟仁教授表示,這棟建築以當時格局來說是豪宅,呈現戰後哈瑪星建築風貌, 鋼筋裸露、結構也需要補強,已呈半閒置狀態。經過教授的修復,也讓湊町重新再現於眼前。
由於這個高雄的例子, 所以也邀老屋顏來觀察高雄老屋的情形。
更多老屋相關詳見
《老家屋診療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