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漂亮家居 圖/一湜空間設計工作室

 

從「零」開始學習的設計師

打破成規讓設計有更多選擇

 

10001.jpg  

 

周端倫

1993年實踐設計管理學院畢業(現已改名為實踐大學),19981999年倫敦大學(Goldsmith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設計碩士畢業,曾任職於李瑋珉建築師事務所、原相建築師事務所,2002年成立一湜空間設計工作室,與先生一同在設計領域創作,作品包含建築、室內設計生活領域。

 

Award

2003 日本商環境協會年度設計獎銅牌獎(HEBE HOUSE服飾概念店)

2004 日本商環境協會年度設計獎銀牌獎(戲廊)

2005 上海第四屆建築、裝飾、室內設計獎 /公共建築一等獎(戲廊)

2005 上海第四屆建築、裝飾、室內設計獎 /公共建築一等獎(震旦行展廳)

2005 上海第四屆建築、裝飾、室內設計獎 /住宅建築二等獎(家戀)

 

10002.jpg  

 

周端倫自實踐設計管理學院畢業後,便陸續在李瑋珉建築師事務所、原相建築師事務所任職,在建築師事務所專業、嚴謹訓練下,設計不再只從平面出發,建築空間概念,讓她更清楚每一線條、每一空間的定位關係。然而在多年實務經驗洗禮下,設計沒有性別之分,讓她練就出一套扎實的基本功,在知名設計公司底下做事,看似讓人稱羨,但她知道設計不該只有這樣,想停下腳步想想、再充實的聲音,悄悄地在心中發了芽。

 

於是,她向當時的老闆請了長假,試圖把自己丟到全然陌生的環境下重新思考,於是選擇遙遠的歐洲英國,花了6個月的時間走走看看,經過這段時間的沈澱後回台灣,她毅然決然放下一切,辭去工作到英國倫敦大學再次進修。那段時間她無設限地接觸各種相關設計,並試圖探討與重新架構空間學的可能性,不只從解構面去看待設計,更大量閱讀且探討空間上是如何受到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因素影響人的思考模式,導致變成一種設計上淺意識的慣性,進而誤導使用者,因此需要打破成規方式再行思考。她形容,看空間不能先用幾房幾廳的既定模式來框住自己,應先觀察分析空間基地的優缺點,例如開窗位置、進光量、方位等先天因素,再置入機能以及居住使用需求,來做空間區塊及整合配置。

 

一路走來,女性包袱似乎未在周端倫身上發現,身兼家庭與工作,這些轉變也成為她在設計上的另一種養分。不過度放大自己的她,與先生、工作室伙伴們一同合作時,也透過不斷學習、彼此激勵互相成長著。

 

 

作品 設計解析

 

Point 1_小空間才是挑戰所在。

 

10101.jpg  

周端倫和工作室伙伴喜歡尋求挑戰,像是常被人忽略的衛浴空間,總希望透過設計傳達不一樣的空間表情,帶給人驚豔和驚喜。非一本正經的設備排列組合,不管是馬桶還是浴缸,幾乎都成了主角,再運用特殊材質和語彙,衛浴空間不再死板板,而是給了人一種全新的空間體驗。

 

 

Point 2_適時加入女性觀點讓機能更到位。

 

10102.jpg  

擁有多重身分的周端倫,在做設計時也會將女性觀點滲入,不是說男性設計師無法做到,而是她更能從主婦、媽媽角度,在使用機能上、在材質安全上,做更細膩的設想,讓所設計出來的機能可以更加到位。

 

 

Point 3_低限設計讓空間更加純粹。

 

10103.jpg  

這是位於台北台安醫院的祈禱室,在這坪數不大的空間裡,垂直立面以有機方式形塑空間,讓空間有了不一樣的面貌;為了能傳達平靜、莊嚴意象,運用木皮元素來做包覆,並在十字架線條處加入燈光照明,含蓄地在半穿透之間,彷彿看見力量,也看見材質肌理的細微特色。

 

 

Point 4_用尺度找到空間自由度。

 

10104.jpg  

設計不再只從「幾房幾廳」制式模式下探尋,而是將住宅內區塊做成開放空間,用舒適尺度、留白距離,為空間找到自由度與舒適感。至於生活機能也在這開放空間中巧妙置入,空間不但緊密連繫著居住者的生活脈絡,更少了僵化式的距離。

 

 

Point 5_圓圖騰營造獨特視覺強度與張力。

 

10105.jpg  

350坪三層樓大的居住空間,為了迎合屋主華麗的需求但須顧及不落為俗氣,整個空間使用大量且特殊材質的壁紙,再搭配同樣語彙在其它的空間做虛實運用,整體空間充滿迷人氛圍和豐富的感官想像,空間利用圖騰做勾勒,一圈一圈,有大、有小,有層疊、有散落,就這樣因光線的投射,停在天花板、壁面之間,單看圖騰可以欣賞線條的張力,從圖騰間窺探,又能發現層疊之下,不同的視覺感官享受。

 

 

 

 

更多相關內容請鎖定《漂亮家居152期》

 

102-10-A本漂居-udn 1.jpg  

 

博客來

金石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