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北台灣一大早陰著天,落下冰冷雨滴,過了台中之後卻是大好晴天。與攝影師、設計師會合後,即便在車上也能曬到讓人睜不開眼的日光,大岡山的確有點給他遠,但卻一路明亮宜人。
來到拍攝採訪地,寬廣的半戶外木廊道與屋主之一的蘇先生光著腳相遇,室內與戶外的差異似乎被生活感全然模糊掉,城市空間的侷促感來到這裡,鐵定自卑到不行。該怎樣說這裡呢?應該就是「暢快」二字吧。
赤足的暢快,勞動整理的暢快,年老退休的心境暢快,山景竄出竄入的暢快,以及跟兄弟姐妹重回兒時,共聚一堂的……慰藉與暢快。
不只是一時的度假屋,也是老來彼此觀照的居留處,合院的改良版讓每一戶都有獨立客廳與主臥,而原有的室內迴廊,就跳出來成為呼應晴雨天光的木廊道。
不想回房是正常的,共有客廳就在庭院與開闊的門庭廊道上。半圓弧的小舞台,人來瘋時就唱歌跳舞,草坪即是現成觀眾席。
怎會只有家人,連朋友都黏上了這地方。
台南的此刻熱不可當,但一進了這房舍,哪怕是在屋外,都帶著清涼。
採訪不像採訪,聊天就是。熱情的屋主,成為空間另一迷人的元素,好像天天都有值得開心的事一樣,帶著笑了一輩子似的開朗。
半圓型的小舞台,隨意搬兩張桌椅,就是一個集會地。
「圓徑」的意象,不時出現在家中。
改良式合院,環抱著一個共有的廣場。
從房子後方看去,會誤以為每一戶都是獨棟存在。
主屋的邊側,山形牆與樹結合出簡潔畫面。
庭院裡的小葉欖仁,像傘一樣為房子遮起烈陽。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