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奕霆 資料暨圖片提供_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在跨界浪潮襲捲全球之際,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總監邵唯晏精準掌握非線性時代的變動脈絡,從昔日的耀眼新秀蛻變進化,成為跨領域設計全才。他同時承襲學術研究精神,為由理性建構的創作基礎新添感性詮釋,並透過前瞻性思考跳脫傳統藩籬、顛覆制式解答,成為兩岸80 後能見度最高的設計人。

1.jpg

(圖片提供_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不到30 歲就成立個人工作室,並連續在2008、2009 年拿下國際遠東數位建築獎及台灣室內設計大獎TIDAward 新銳獎的邵唯晏,於2010 年正式創立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後,即在隔年拿下《漂亮家居》暨設計家所舉辦的TINTA 台灣空間美學新秀設計師大賽首屆金獎。2013年跨入大陸市場後,也很快獲得關注,受當地媒體譽為「野蠻的80 後」。時序至今,邵唯晏已從當年的新銳設計師成為兩岸炙手可熱的跨界設計人,持續以當代非線性思維衝撞設計的邊界,嘗試挑戰各種不同可能性。

 

學術與實務等身,設計兼具理性與感性

  最近才剛取得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學位的邵唯晏,回憶最初與建築相遇的契機其實是誤打誤撞。他從高中便對美術產生濃厚興趣,因此選擇主修建築單純是猜想與美術有關,遂因緣際會以第2 名優異成績進入中原大學。邵唯晏坦言,在台灣以升學為主的教育體系之下,他早已習慣標準答案,但在建築系的訓練當中,學生可以自由發表、創作、論述與辯證,「讓我感受到一種全新的可能。」
邵唯晏說,他的志業從不在追求精確量化,而是建構、找尋自我價值,這也是後來他決定繼續攻讀碩博士,並始終在設計領域努力耕耘的原因。

  然而對邵唯晏而言,設計實務與學術研究是截然不同的思維:前者使用右腦,思考感性跳躍、跟隨自我喜好:後者則高度仰賴左腦,展現理性邏輯推演。左右腦切換的過程雖偶爾打結,卻也迸發不少趣味。幾年下來,他更因此爬梳對於設計的價值理念,「從前我總講不清楚,但現在的我認為,好的設計就是在理性基礎上的感性渲染。」

  此外,承襲學術精神,邵唯晏所帶領的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相當重視前期與業主的訪談及調查研究,並在彙整出大數據、形成理性與感性參數後才正式導入設計流程。位(digital)、藝術(art)、跨界(crossover)和永續(sustainability);爾後因應時勢演變,他更於2016 年就上述原則拓展出10 大設計重點,並集結成《當代建築的逆襲》一書(麥浩斯-漂亮家居出版),包括動態性、拓撲性、地景性、多項連結性……等,也成為現今團隊每次設計時首要關注的議題與切入點。

22.jpg

(佛山栢納維陳設藝術館,展現揉合陳設巧思與策展概念的空間營造。)

33.jpg

(北京MIBA釀酒大師藝術館,透過當代設計思維賦予老酒廠全新樣貌。)

44.jpg

(大陸陶瓷品牌VENIZEA企業總部,以質感工藝與互動科技打造前衛場域。)

 

充實T 型知識學,正面迎擊非線性時代

  邵唯晏不太愛談既定風格,他認為在非線性變動時代,設計已逐漸邁向輕量化、去中心化,即強風格漸蛻變成輕風格甚至去風格的全新階段。他將當代設計師比作演員,應盡力嘗試各式戲路,而非從頭到尾僅有單一公式。換言之,設計必須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針對業主需求以及基地空間的特色、在地化差異量身打造,演繹專屬風格。然而在風格上如此,類型亦是如此。邵唯晏本身雖為建築科,但從不侷限自我,近年來更涉略室內、景觀、工業、玩具設計,甚至還有都市規劃與策展,試著以設計的不同角度衝撞跨域界線,窺探更寬廣的可能。與此同時,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的服務也愈發多元,除空間設計與陳設軟裝,還跨足工程、運營策劃、設計教育和創業孵化器,透過T 型發展,建立多角化設計產業。

  能從空間設計跨足不同產業,邵唯晏表示,這或許與他具包容性的性格有關,「人們常說『時勢造英雄』,也許只是我的個性剛好符合非線性時代的特性,若時光倒流10 年恐怕就沒這樣的機會了。」因此,邵唯晏提醒,在資訊爆炸、資訊極為扁平的世代,技術和知識早已不再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即便一般人也可能作出設計美學判斷。所以當代設計師必須經質變才不至於被淘汰,設計師養成也不再只能仰賴學院,而是應更全面了解吸收生活中有關新知。邵唯晏提到,過去人們所熟知的8 大藝術如今已順應潮流新增了第9 大類,即電玩遊戲。未來一位好的設計師勢必得從這9 大藝術整合的互聯網絡觀察、汲取養分,尤其建築向來是其中發展最慢的一環,相關從業人員更要透過共享資源拓展T 型知識,進而獲得創作靈感,例如強迫自己閱讀跨領域書籍,或者鑽研大師之作。

 

搭上跨界狂潮,翻玩設計延伸創作版圖

  對邵唯晏來說,能無止盡地學習,是他從事跨界設計的初衷與堅持下去的動力。他認為,建築師在這波浪潮底下相對具優勢,拜建築系嚴謹的訓練所賜,多數人的思考較為宏觀,擁有發現問題、了解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重視邏輯推演、遵循美學,理性與感性兼備,很容易跨足其他領域。但他提醒,此般優勢亦是盲點,建築師要管理的環節太多,是整合者也是溝通橋樑,從設計、結構到法規、設備,有時沒辦法在單一點上停留太久,不若其他產業細膩、深化。

  所謂隔行如隔山,跨界往往得面臨專業領域轉換的問題。對此,邵唯晏並不否認許多know-how 畢竟還是不同,初期勢必得歷經一陣撞牆期,但這卻也是最有趣的地方。況且,他恰可善用建築人擅整合的專長,徵得專業人才資源,與他們共同學習成長。其過程雖然艱辛,但在資訊扁平的時代,人才相對好挖掘、容易組成團隊,也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地並肩前行。

  因應全球化局勢,邵唯晏近來也成功走出台灣,尤其活躍於大陸設計圈,不僅替水泥磚品牌Florina 代言,也擔任磁磚品牌薩米特的COO 首席設計顧問和DR.D 設計研究院的設計總顧問,更為上市公司大自然木地板與高級男裝品牌DIKENI 跨界聯名,打造零售3.0 世代強調跨域合作、重視互動體驗的新商業空間。

  被問及未來職涯,邵唯晏笑著說,真的沒有為自己訂定什麼明確目標,「我只會繼續努力朝喜歡的方向去走,做到不能再做了為止。」目前他正嘗試製作玩具公仔,挑戰從原創設計、量產到找尋渠道販售,皆靠一己之力完成。至於再下個階段,邵唯晏預言,或許會是藝術創作,「我覺得做任何事首先要有興趣,這樣方向才會明確。」蓄勢待發,企圖締造進擊的設計王國。

9.jpg

(打破格局限制,利用浴池作為居家空間重心,搭配綠意景觀,提供屋主宛如度假般的放鬆心情。)

0.jpg

(大陸廚具電器品牌廚源,藉杭州良渚遺址文物的色彩、線條勾勒其展售空間。)

11.jpg

(黑浮咖啡台南萬昌店,運用簡約的設計語彙打造當代人文餐飲空間。)

 

邵唯晏

現任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總監,交通大學建築所博士。作品涉及建築、室內、景觀、工業、玩具設計與陳設軟裝,被喻為跨界設計鬼才。同時任教於中原大學、中國科大、南應大、福建農林大學等校,尤擅電腦輔助設計及電腦輔助生產(CAD/CAM),實務與學術研究等身。曾獲2018、2017義大利A'Design Award、2017德國iF DesignAward與Red Dot Design Award、2017日本Good Design Award與JCD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以及2 0 1 6 英國L o n d o n D e s i g n Awards、FX International Interior Design Awards與SBID 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等國際獎項,並曾於2008年代表台灣參與日本安藤忠雄海外實習計畫(AndoProgram)。近年來更活躍於兩岸,承襲當代非線性思維,企圖打破既有框架,受媒體封為「野蠻的80後」。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2010年創立於台北,跨足空間設計、陳設軟裝、運營策劃、設計教育和創業孵化器等全方位服務。另設有台南、北京、杭州、金邊分部,以及新加坡、義大利辦事處等多個據點,同時擁有完整專業的工程施作體系。竹工凡木即「築」字分解出的部首,間接暗示團隊的核心價值不再只是建構(construction)空間,而是透過解構(deconstruction)的過程找出特有切入點,輔以最純粹的設計手法。

 

更多精彩內容都在 : 漂亮家居 7月號/2018 第209期

1531723426-732665397_n.jpg

 

 

arrow
arrow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