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木桁架結構系統,整合展示與照明

文/許嘉芬

空間設計暨圖片提供/ B+P Architects x dotze innovations studio 本埠設計(蔡嘉豪+魏子鈞)

空間攝影/ Hey, Cheese

位於迪化街的北街百年歷史建築-葉晉發商號,在20年代時期為經營碾米廠以及米批發,爾後一度中斷的米廠、荒廢的空間,歷經長達14年的結構補強修復、申請歷史建築登錄,到第五代成員委託蔡嘉豪、魏子鈞設計師的重新規劃,以尊重歷史建築的態度,延續百年宅邸的生命,也重新活絡人與空間的互動。

木桁架自立系統是結構也是傢具

為了不破壞歷史建築,店舖空間運用二夾一工法設計的木桁架系統,為老宅注入新風貌,然而材料的選取─日本檜木,卻又能與舊木樑相互呼應,木桁架也身兼照明、展示等功能的結合,未來亦能拆解或調整

模組化箱型櫃讓食品雜貨更有質感

進入葉晉發商號以兩側走道、中央展台為陳列,90公分的過道尺度提供舒適的購物動線,由木桁架衍生的箱型櫃,尺寸為115(高)×42(寬)×30(深)公分,可因應醬料、油品甚至是包裝較大的米製品陳列使用。

以材質原始風貌回應百年建築

以新復舊的葉晉發商號,使用的是不上漆的松木夾板、未經處理的鐵件材質,地坪則是類似水泥質地、同樣帶有質樸風貌的樂土灰泥,讓新材料的加入也能與百年宅邸互相融合,達到相輔相成的氛圍效果。

從食材到餐桌情境的完整陳列

長型店舖在陳列的設計上採循序漸進的手法,入口兩側先是米的認知,包括環境介紹,讓消費者先了解大稻埕的歷史、何謂土礱間,商品順序則是以好下飯的醬料開始,緊接著是各種米食、最後才是餐桌情境,透過味覺與視覺的想像引導之下,觸動消費者購物的行為。

 

經過設計師、第五代成員、營運團隊共同討論過後,葉晉發商號一樓第一進主要空間改造為開放性的店舖,穿過店舖進入所謂的第二進格局,是未來舉辦藝文活動、農業相關講座的講演廳,二樓則將過去的飯廳、神明廳改為青年創作者共享辦公空間,三樓則是葉氏家族私密的家屋空間。其中,花費最大心力的莫過於店舖設計,面對這棟百年歷史建築,如何在不碰觸、鎖固天地壁結構的前提下達到以新復舊?設計師巧妙在空間中置入一組可自我站立的結構系統,與天花、牆面些微脫開的木桁架以自承重的反向木桁架支撐起屋架、穩固地站立,並同時整合了照明、展示櫃、機電系統,而一個一個的木桁架某種程度也是與舊建築的木樑形成相互對話、呼應的意義,不僅如此,選取日本檜木的木桁架,原因在於舊時代碾米廠器具多為檜木製作而成,同時也與未來的米糧行經營有很大的結合意義。

大中小木盒堆疊組合出各種陳列畫面

選用松木夾板製作而成的中央展示台,包含了大、中、小三種尺寸的木盒,木盒使用十分多元且彈性,可以一正一反搭配簡介陳列,當未來商品種類變多也能增加木盒堆疊,未來每三個月都會更換一次主題,包含米的相關知

識、一個人吃飯的器皿等等。

 

由於店舖呈長型結構,再加上米糧行販售的商品不只是台灣各地的米,也包含精選的醬料、油品以及餐具器皿,為了保留日後經營的調整彈性,設計師在陳列方式、尺寸的規劃上也做了特殊的設計,不論是走道兩側的箱型櫃或是中央展示檯,皆以松木夾板製作而成,大、中、小三種固定尺寸的木盒子透過堆疊與排列,可根據店舖實際的米策展主題,展現多種陳列的變化性。其它像是吧台、地坪覆蓋的樂土灰尼或是鐵件框架、夾板,也都是期望透過材料最原始的面貌與百年宅邸產生隱性的呼應連結。

一樓的第二進空間設定為講演廳,儘可能以輕量的元素與設計,突顯老房子獨特的洗石子柱體、地面,右側鏡面後方則是烘培坊。

連結一、二進的天井區域,左側隱藏傳統的過水廊通道,材料的加入以原始質樸樣貌為主,與百年宅邸的氛圍更為吻合。

 

<<更多資訊>>

http://ppt.cc/9lmdA

 

arrow
arrow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