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回鄉蓋房子圓夢完整故事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_劉芳婷   攝影_Yvonne

 

 

P205-2.jpg  

尋遍宜蘭,終於在三星找到一塊地,圓了想親近土地當農夫的想望,同時也替經常為人作嫁,蓋了無數房子的板模小包父親,實現自力蓋屋的夢  

在冬日午後,沿著阡陌縱橫的田間道路,找到張先生位於水田中央的房子。鮮明的白色建築,搭配深藍色的文化瓦,即使在細雨紛飛的陰霾天氣中,依舊顯眼。遠遠地,就看見溫暖的燈光從屋內透出來,讓人忘卻屋外的天候有多糟。

從氣派的圓弧階梯走入屋內,主人正忙著以專業的咖啡機煮咖啡招待我們。濃濃的咖啡香瀰漫室內,倍增暖意。邊喝咖啡,邊聊起蓋屋的往事。這棟房子的設計概念,由曾當過板模小包的張先生自己構思,然後交由熟識的建築師友人繪圖。蓋屋的工程,則由以往合作蓋房子的營造商來完成。

P206.jpg    

豪宅別墅一定要有的鍛鐵門、八角窗,以及氣派的圓弧階梯與外玄關,全都出自屋主自己的構思。板模包商出身的屋主,精心設計了複雜的窗緣,展現出板模設計的專業。 

 

為圓農夫夢,尋地到三星

 老家住蘇澳的張先生,從小就住在大馬路邊的街屋裡。每當卡車經過,屋內的傢具甚至會跟著振動,即使到了晚間睡覺時間,依舊不得安穩。因此他從小就夢想著,「有一天要當農夫,住在一大片稻田中央。」

 長大後跟著承包板模工程的父親工作多年,張先生看著父親一生不知替別人蓋了多少房子?卻從未替自己蓋一棟屋。加上經歷建築業不景氣的年代,張先生的農夫夢,也慢慢發酵。隨著父親年歲增加,也贊成他轉行。於是,張先生邊做板模工作,邊試著賣行動咖啡,甚至跟太太的姑丈一起做室內裝修。趁著各項工程的機緣,找遍宜蘭的地,終於在三星找到這塊建地。

P207.jpg  

曾經當過行動咖啡老闆的屋主,在客廳通往樓梯處,刻意設計一個專業的咖啡吧台,客人來訪,都可以喝到香醇濃郁的咖啡。

 

在綠油油的稻田中蓋屋

到三星看地的時候,正值稻作成熟期,雖然這塊地上只有老舊的平房,但周遭被一片綠油油的農田包圍,讓張先生一眼就愛上這裡。並且在89年買下這塊地,90年拆掉舊屋後,改建成這棟氣派的房子。

曾參與不少知名建築師設計的「宜蘭厝」工程的張先生,對房子的設計有很多想法。斜屋頂、八角窗、鍛造大門,全都是夢想中的模樣。窗框的繁複稜角,在板模設計時特別費工,而這正是展現板模專業的細膩之處。

挑高的大客廳,設計了一個專業咖啡吧。有客人來訪時,就是張先生展現泡咖啡手藝的時刻。帶著濃郁奶香的拿鐵,還有主人專業的手工拉花圖案。擁有最佳視野的餐廳區,刻意設計大片落地門,打開門就可以走到庭院,這裡是親朋好友烤肉聚會的最佳場地。

兒子對張先生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家中有個閣樓!利用斜屋頂的挑高,張先生自己以木架構蓋了閣樓,滿足兒子的夢想。張先生常對兒子說:「這房子是我跟阿公蓋的喔!」語氣中的滿足不言可喻。

 

新居讓生活更有朝氣

搬到新家居住後,一家人同享靜謐的農村生活,不僅睡眠品質變好,更不用像以前住在大馬路邊時,經常擔心孩子安危。兩個孩子常常在田間戲耍、打泥巴仗,擁有比自己更快樂的童年。而張先生的生活,也從與廠商應酬喝酒的日子,變成規律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前的脂肪肝、痛風等病痛,也都消失無蹤。

加入農會產銷班,跟著鄰居種三星蔥、蒜的張先生,是個新手農夫。因為不放農藥,抓蟲抓得手軟,產量有限。張先生笑說:「鄰居都笑我是『種好玩的』!」當農夫是生手,但專業的營建經驗,讓他蓋出來的房子,可以珍藏一輩子。

 

P208-2.jpg  

利用挑高的空間以木架構設計閣樓,下方天花板,利用木構造的邊緣設計間接燈,不僅讓光線柔和,也將雜亂的管線隱藏起來。

 

P208-3.jpg  

鋪上木地板的起居室,用和室桌椅佈置,呈現出鄉居生活獨有的寧靜氛圍。

 

P208-4.jpg  

鍛鐵扶梯,是大宅必備,樓上的木製扶手,則透露出休閒的氣氛。

 

P209-1.jpg  

餐廳旁邊的落地門,擁有最佳視野。天氣好的時候,戶外庭院就是親友烤肉聚會的最佳場地。

 

P209-3.jpg  

自己親手釘製的閣樓木梯,既美觀又耐用。

 

P209-5.jpg  

閣樓的老虎窗,讓空氣的對流變好,保持閣樓的通風。

 

蓋屋Q&A

 

Q. 這棟房子的色彩與附近農舍明顯不同,可否說說你設計的理念?

A. 我跟爸爸參與過很多設計師蓋的「宜蘭厝」工程,對房子的美感要求,已經跳脫以往傳統紅瓦屋的設計。用深藍色的文化瓦與白牆的深淺對比,在稻田中特別明顯,這樣親友來訪時,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我家。

Q. 宜蘭颱風多,挑選建材時候,有沒有特別的考慮?

A. 宜蘭冬天降雨很多,所以屋頂我用了文化瓦。戶外的壁面除了二樓是白牆,樓下則增設壁磚。窗框選擇洗石子,都是經久耐用的建材。窗戶我挑選了氣密性特別好的鋁窗,也是廠商推薦使用的。即使今年破表的颱風,最大的落地門窗也沒被吹破,雖然價格比一般的玻璃窗貴,但是真的非常耐用。

 

DATA

所在地   :宜蘭三星鄉

家族構成   :夫、妻、二子

基地總面積   :197坪

建築面積   : 48.6坪

總樓板面積   :137.3坪

格局   :1F/客廳、廚房、餐廳、孝親房;2F/主臥室+起居室、小孩房、小孩房、客房;2.5F/閣樓 

建築構造   :鋼筋混凝土

使用建材   :洗石子、抿石、板岩磚、磁磚、拋光石英磚、大理石、美國檜木、杉木、木皮、線板、鍛鐵、仿紫檀地板

建造時間         

建築工程   : 8個月

室內裝潢   : 1.5個月

 

House owner&Designer data

屋主:張先生

現職:板模工程小包、室內裝修、行動咖啡老闆、珍愛一生民宿負責人

改變生活型態的房子

從小就想當農夫,買了這塊地終於實現願望。也從經常與人應酬的不規律生活中,找回健康和更適合自己的步調。孩子們非常喜歡這裡的環境,比起以前住在臨近大馬路的街屋來說,現在一家人都可以享受寧靜的鄉村生活。

 

本文出自:《蓋自己的房子3:回鄉蓋房子》

更多更新的蓋屋圓夢故事請鎖定:找好地蓋自己的房子

%E8%93%8B%E6%88%BF%E5%AD%90%E7%AB%8B%E9%AB%94%E6%9B%B8 

書     虫

誠     品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房

這座由茶園圍繞的鄉村莊園,不但向中央山脈借景,也將四週的景觀融入其中。而融合現代建築與台灣風格的設計,讓家更親近所立足的大地。

_LEI5708.JPG 

這座由茶園圍繞的鄉村莊園,不但向中央山脈借景,也將四週的景觀融入其中

_LEI7340.JPG 

外牆特地使用了埔里石堆砌,透過當地建材與土地風貌結合

_LEI7416.JPG 

曲橋是通往建築物的過道,行徑間可感受庭園風貌與建築特色

在這裡,連雲在天上飄動的聲音都可以聽到

_LEI7432.JPG 

在法國波爾多,總能在葡萄園中看到城堡或莊園立於中心,每一座莊園各自乘載著家族的歷史,也看盡葡萄園休耕的蕭瑟與豐收時的熱鬧。而在茶的故鄉──南投縣,這棟融合台灣風格與現代建築型式的莊園也與茶園為鄰,隨著四季變化展現出不同的風情。綠油油的茶葉,以及磚紅色的牆面相互輝映,莊園既與四週的大自然維持和諧的關係,內部也自有其獨特的旋律。

向自然借景

由於建築物為茶園所圍繞,再加上可看到中央山脈,因此整個建築物的設計除了講求能融合地貌,向自然景觀借景是為設計重點。由於地坪廣袤,因此建築物以四合院的概念配置,圍繞著庭院的建築物既是對望,穩固的形象也象徵著守護家園的意涵。

_LEI7513.JPG 

合院的概念清晰可建,主建物的客廳、主臥室與長親房圍繞著庭院,更增強了空間的內聚力。

_LEI7539.JPG 

整排的書櫃設計以及挑空的空間,更添人文色彩

人文味濃厚的建築設計

當訪客踏入專用入口的那一刻,即可看見埔里石牆,緩步行進,迎面而來的是優雅的孟宗竹林。出了竹林後則是曲橋的開端,沿著橋面則可看到精心營造的水池,隨著不同的角度映出不同的景色。「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這一路走來最真切的感受。

更多圓夢故事 《找好地,蓋自己的房子-6》

你也可以實踐蓋屋夢 新書分享會    我要報名

  第二場 06月23日 (日) 3:00-5:00 金石堂信義店   第三場 6月29日(六)  8:00-9:00 誠品高雄大遠百   第四場 6月30日(日) 3:00-5:00 金石堂台南大遠百

找地蓋好房子圖片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台灣藍鵲、螢火蟲、山風涼雨為鄰

隨著公路的蜿蜒,不起眼的某個山坳上方,安安靜靜地藏躲著三連棟單層住屋,起伏在梯階與山坡之間。沒有大興土木,刻意運用的傳統工法,都是為了不驚擾大自然的生息與運作,期望房子蓋好後,幾十年來未曾遠離老鄰居螢火蟲,仍能在來年相遇。

20070702牡丹清境-11.jpg 

隨著公路的蜿蜒,不起眼的某個山坳上方,安安靜靜地藏躲著三連棟單層住屋

20070702牡丹清境-36.jpg 

通舖下方4個不鏽鋼格柵,內有抽拉櫃,置放棉被,也安裝冷氣,運用下冷上熱的原理,讓空間更快降溫

20070702牡丹清境-35.jpg 

大炕眠床的通鋪,取自於古早台灣人兒時經驗。就連躺著,也能透過頭頂上的橫向小開窗,窺看林相花草景致

 讓房子消失於無形

決定蓋房子時,屋主請來了設計師莊豐賓,面對這片林地,仍未有想法的屋主、欲以低調炫奇為表現的設計人,讓彼此之間腦中的畫面,最初並無法有默契的串連。莊豐賓說:「當初,我想到的概念,是以地為餐盤,房舍就如同三塊白色豆腐般,飄浮在上面。」,但是,很快的他便從屋主身上所發散的質地明白到,這想法必須改正。有著儒家書卷味的男主人,以及捲起褲管,下田種出甜美菜蔬的樸素女主人,用一盤親切的金針炒肉絲讓莊豐賓意識到,這對夫婦,其實要的是一棟有生活記憶的房子。

20070702牡丹清境-17.jpg 

角落的發呆亭水泥灌漿後保有原來脫模板印,不加修飾,再加上舊檜木合板,整體設計如同沙攤漸入海中

寧靜工程,溫柔的心意

如果說,房子的最大價值不只在建築本身,還有它所身處的自然變化,那麼,工程施作,其實是大大的違背了這樣的意念。「我想,大型機具一旦出現,土坡層會受到破壞,周遭的生態,應該都不會再像原來的樣子了。」莊豐賓覺察到這一點,於是決定,全程運用最傳統而古老方式進行,以人力打樁、以棉繩拉線,緩慢而溫和的進行一場寧境工程。事實證明,房子蓋好後的隔年,不僅原生植物照舊的繁華生長,就連最怕受驚擾的螢火蟲,也像從未經歷過任何異動般,如常出現。

20070702牡丹清境-50.jpg 

垂掛近地面的燈具,帶出穩定感,後方隔牆同時也鏤刻出燈具線條,對應實體

20070702牡丹清境-55.jpg 

3棟房舍擺設相同,除了紅色牡丹主題,另外2棟分別為灰、綠色系

更多圓夢故事《找好地,蓋自己的房子-6》

找地蓋好房子圖片

 

書      虫

誠     品

金石堂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_劉芳婷 攝影_王正毅 

憑著一把鋸子、一支電刨和一股熱情,24年前,在父親的土地上,翁美珍創造了第一棟夢幻木屋。然而蓋房子就像自然的召喚般,每隔幾年又衍生出下一棟。

184-1.JPG 

無所畏懼,就是要自己蓋房子

這棟小木屋,就是她從台中回到故鄉南庄後,與弟弟兩人憑著一把電鋸、一支電刨,以及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膽識,土法煉鋼蓋成的「工寮」。房子最初的顏色,是非常夢幻的紫色,而山裡當時沒有任何一棟這種型態的木屋,加上以前經營園藝店的翁美珍有著「綠手指」,庭院裡永遠百花爭妍,因此常常有人想入內參觀。

這棟木屋,與第二棟較高的木屋藉木階梯連在一起。小巧的房子,可以看出素人蓋屋的傻勁。木板與木板的接合,有明顯的縫隙;樓梯踏階也因些微的誤差,長短不一。每每提到自己蓋的第一棟木屋,翁美珍就稱它為「寒舍」。她笑說:「因為真的冬熱夏冷!」

184-2.JPG 

走進低矮的綠籬,就看見第一棟小巧的木屋。

房子用的木料,全是當初在山上伐木的同學,為恭賀她返鄉載來的一卡車台灣杉。翁美珍把木材運到田美的瑞森木材行鋸成需要的尺寸後,自己照著國外雜誌的木屋模樣,依樣畫葫蘆蓋出這棟房子。至於木料的尺寸、蓋屋的方位及樑柱的架設等專業考量,全都依木材行老闆,也是父親的好友莊瑞琳的建議來執行。現在回想起來,翁美珍覺得自己好像把蓋房子當扮家家酒般,毫無畏懼地一步步完成。

繁殖增生,隨生活需求擴建的房子 

第一棟木屋完成時翁美珍自己住,所以沒隔間,後來女兒一起住,才隔了房間。隨後兒子回到南庄,空間不敷使用,於是與第一棟木屋間隔四年,她又開始蓋第二棟木屋。這棟房子與父親的水池相臨,為讓地基高於水池,減輕壓迫感,所以用9根鋼筋混凝土柱子做地基,自己邊看邊請工人調整、砌磚。

1848.JPG 

蓋屋剩下的木料,拿來當成臥房與起居室的隔間剛剛好。

第二棟木屋的手法成熟了點,也找蓋木屋的人幫忙,還增設隔熱保溫層。這項設施,讓房子更適合居住。現在第一棟是簡便的廚房與餐廳,臥房與起居室則設在第二棟木屋內。

後來蓋的這棟木屋下方高度不足站立,原本當儲藏室使用,覺得空間不夠用,翁美珍又把土方往下挖,成為現在咖啡廳的主空間。在這一樓的空間內,面向第一棟房子的牆壁,在她的美感要求下,變成圓形窗框的棲所。

184-5.JPG 

第二棟木屋蓋法,先從9根支柱開始,之後挖掉土方,成為咖啡廳的主要使用空間。

因為想要一個陶藝工作室,於是蓋屋的慾望又蠢蠢欲動。這次蓋的,是磚造房子,窗戶則是國小廢棄的木窗。其實第一棟木屋所有門窗,也是收購廢棄的門、窗完成的。翁美珍記得當初在台中服飾店門口,看到人家不要的格子窗,原本羞赧不敢開口要,最後終於鼓起勇氣,一問之下,果然是要丟棄的窗框,當下立刻請姐夫開貨車載回來,變成第一棟木屋的客廳與餐廳窗戶。

184-6.JPG 

餐廳這扇格子窗,是把服飾店丟棄不要的窗框撿回來廢物利用。

184-3.JPG 

把國小廢棄的窗框拿來當陶藝室的窗戶,讓房子充滿懷舊氛圍。

184-4.JPG 

屋內屋外的一花一草,全都靠女主人的「綠手指」照料。

184-7.JPG 

花錢請台北設計師畫圖,最後還是憑直覺蓋屋的第二間陶藝室,略帶南洋風情。

184-9.JPG 

因為屋外的庭園太美了,總有人不辭千里來造訪

 

Q&A

Q第一棟木屋與第二棟木屋的座向不同,當時有什麼考量?

A蓋第一棟木屋的時候,木材行的老闆建議我房子應朝西,因為後面有山,這樣才有靠山,所以房子的座向是這樣決定的。第二棟木屋蓋的時候,旁邊是一個水池,地基必須高於水池才沒有壓迫感,而且屋子面向水池,也較符合古早蓋屋的原則,還可以欣賞山景。後來為了小孩安全,把水池填平變花園,房子的景觀也變得更好

Q第二棟房子下層用9根柱子為基礎,後來為增加高度而挖掉土方,當時如何確保地基穩固?

A蓋第二棟房子的時候,為了讓房子高於水池,所以與第一棟不同,一開始先用鋼筋水泥灌了9根柱子做為基樁。後來想利用地下層的空間,所以決定挖掉土方讓地基下降。我跟水泥師傅先把柱子周圍用水泥補強、鞏固,確定基礎不動搖後,才開始挖土。雖然全是無師自通的做法,幸好經過地震考驗,基礎依舊穩固。

Q第三棟房子改用磚造,但外牆全都不用水泥,當時的想法是什麼?

A因為要節省經費,所以外牆就不用水泥。我種了辟荔(爬牆虎),讓它爬滿整個外牆,這樣不僅讓房子變漂亮,也不像水泥房子這麼容易吸熱。

 

DATA

所在地:苗栗縣南庄

家族構成:母、子

基地總面積:1500

建築面積:110

第一棟木屋面積:25坪

第二棟木屋面積:25坪

第三棟工作室面積:30坪

第四棟工作室面積:30坪

格局:客廳、主臥室、客房、廚房、餐廳、浴室

建築構造:鋼筋混凝土

使用建材:台灣杉、南方松、老木、紅磚 、舊窗框、門框

建造時間:

第一棟建築工程:6個月

第二棟建築工程:3個月

第三棟建築工程:5個月

第四棟工作室建築工程:6個月

完工日:第一棟 1984年第二棟 1991年第三棟 1994年第四棟 2000年

更多圓夢故事 請看『蓋自己的房子6-找好地,蓋自己的房子』

全省新書分享會  我要報名

0623(日)15:00-17:00  0629(六)20:00-2100誠品高雄大遠百  0630(日) 15:00-17:00 台南金石堂大遠百

找地蓋好房子圖片  

人生幸福劇本,從找好地蓋自己的房子開始http://exhouse.pixnet.net/blog/post/30619131

購書資料  博客來    

                 誠    品

                 金石堂

 

130x50漂亮家居logo.jpg     加入粉絲團logo.JPG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_莊偉慈  攝影_蔡宗昇 圖片提供_毛森江建築工作室

感覺空間的流動、也感覺陽光的停駐。這是一棟能聽見陽光與空氣的住宅,家的質感、溫馨、凝聚以及其它所需的一切,在這裡都能被感覺到。

夾在老公寓以及頂樓有鴿舍的房子中間,這棟由清水模混凝土構成的房子看來是有點突兀的。但它矗立在其中卻又帶著理所當然的氣質,因為正如同這塊土地上的破布子樹的存在一樣──他們都是家園的象徵。

244-1.JPG 

244-2.JPG 

大大的庭院有棵破布子樹,見證了家族的傳承。

 

三向度設計延展空間深度 

屋主王老師學的是設計,在日本留學期間對於清水模混凝土的建築就已相當熟悉。「最初我原本想蓋的是木屋,不過後來看了毛先生的『毛鏗』後,就決定要委託毛先生幫我們設計新家。」毛森江擅長清水模混凝土建築,設計過不少大案子的他,卻說王宅是他自己最滿意的作品。「這個空間的概念是由兩個不同大小的盒子所構成的,內部空間由水平、垂直與斜線三個向度所構成。因此,當你身處在這個空間內,你的視線會隨著結構引導致無窮遠,空間中的高低變化,讓居家空間的精神性更為豐富。」

毛森江將王宅定義為「學者的家」。因此二樓的中心是開放式的書房,書牆隨著結構垂直開展,延伸半層上到主臥室,再到三樓。不同平面的層次設計,讓空間的密度因而提升,同時也更加精采。而書房的面積雖然不大,但也因為上有天窗、外有陽台,讓視線的穿透破除了狹窄壓迫的感覺。

244-3.JPG 

二樓的書房是另一個重要的生活場景,垂直延伸的書櫃以及轉折的樓梯,帶出空間的層次感。

244-5.JPG 

滿室書香,正是打造學者之家最主要的核心概念。

244-4.JPG 

客廳過度到餐廳的空間有個小小的造景,池裡的植物讓人感到可愛而溫馨。

 

親手參與讓家更圓滿 

屋主王先生與女主人蘇小姐對於新家的付出有如對待親生小孩。房子所根植的基礎既是傳承下來的土地,再加上這是兩人付出一切所換來的第一棟房子,家的意義自然更加不凡。

雖然房子不大,但由於設計概念以及施工需要高度精確,因此光是水電圖就畫了一年。房子蓋好之後,王先生與蘇小姐其實也因為實現夢想而面臨經濟上的壓力,因此在房子內部其實有許多工程是由兩人親手進行的。蘇小姐就說,由於實在無法再花錢請人替家中的木地板上油,「所以我乾脆自己調製塗料,然後利用週末的時間,用抹布親手一塊塊替地板上油。而且因擔心換人擦會不均勻,影響到木地板,因此從頭到尾也只能由我一個人擦。地板上完油之後,我簡直就要『過身』(台語)了。」

244-6.JPG 

站在三樓可直接看到客廳沙發,空間的穿透感與自由度由此而來。

244-7.JPG 

主臥式的設計講求安穩,因此窗戶的開口較小。一旁的主人椅是屋主在日本求學時使用的座椅,放在新家更帶出了個人獨特的記憶與情感。

 

Q&A

Q家中的設計非常的乾淨俐落,不過也因為要服膺設計的關係,所以好像沒什麼儲藏櫃體,儲藏機能的問題如何解決呢?

A儲藏確實是這個空間中一個重要的學問。所以在主臥室的部分購買了L形的現成櫃作為屋主的衣櫃與收納櫃,而客房的床榻下方也都設計了抽屜櫃,另外就是屋主在入口處拼死留下的儲藏室,其實那個地方原本是空的,因為想要把樓梯的造型更加強調出來,不過後來還是應王老師的要求留下來,做為儲藏以及電器設備的擺放空間。

Q房屋的面積相當小,按理說空間內會有壓迫的感覺,但進入房屋內部完全都沒有感受到,請問是如何做到的?

A我在設計房子時是用兩個盒子的概念做為主軸,內部空間有垂直、水平與斜線三個向度交會,因此不論在哪個空間,視線都可以延伸至無窮遠,空間的開闊感也因此延伸,所以不論是在客廳、餐廳或者書房,都不會感覺自己是被關起來的,而會被視線引導,帶來更為開放的感受。

Q客廳的落地窗面積很大,再加上建築構造是清水模混凝土,會不會有溫度上或者空氣流通的問題?

A我在頂層使用了大量的玻璃,目的就是要讓在日照時在屋頂達到聚熱的效果,如此一來,室內外的溫差就可達到八度之多。另外室內的空氣也可有自然循環的效果,是因為我在靠近地面處留有小氣窗,因此當外部的空氣進入室內時既不會過度,也可達到空氣對流的目的。

 

DATA

所在地:高雄縣湖內鄉

家族構成:夫、妻+2隻貓

基地總面積:35.69

建築面積:23.04

總樓板面積 :61.69坪

1樓面積:23.04坪

2樓面積:23.04坪

3樓面積 :15.61坪

建築構造:鋼筋混凝土

使用建材:清水混凝土、台灣冷杉、非洲柚木、擦石子、鐵件、玻璃

建造時間:

建築工程:23個月

室內裝潢:2個月

完工日:2009年11月

 

130x50漂亮家居logo.jpg     加入粉絲團logo.JPG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_詹雅蘭 圖片提供_清禾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隨著公路的蜿蜒,不起眼的某個山坳上方,安安靜靜地藏躲著三連棟單層住屋,起伏在梯階與山坡之間。沒有大興土木,刻意運用傳統工法,都是為了不驚擾大自然的生息與運作,期望房子蓋好後,幾十年來未曾遠離老鄰居—螢火蟲,仍能在來年相遇。

位於台北縣雙溪鄉的一處山坳,上頭有著一塊養了17年的有機耕種土地,總在假日,屋主夫婦會從不遠的自家處來此走動,一邊觸摸著植蔬與土地,一邊欣賞季節天候所產生的雲霧山景,以及每到黃昏時,便會聚在山坳前那大片林地覓食的台灣藍鵲,還有,緊鄰著菜園的夏日螢火蟲。

94-1.JPG 

讓房子消失於無形 

決定蓋房子時,屋主請來了設計師莊豐賓,面對這片林地,仍未有想法的屋主、欲以低調炫奇為表現的設計人,讓彼此之間腦中的畫面,最初並無法有默契的串連。莊豐賓說:「當初,我想到的概念,是以地為餐盤,房舍就如同三塊白色豆腐般,飄浮在上面。」,但是,很快的他便從屋主身上所發散的質地明白到,這想法必須改正。有著儒家書卷味的男主人,以及捲起褲管,下田種出甜美菜蔬的樸素女主人,用一盤親切的金針炒肉絲讓莊豐賓意識到,這對夫婦,其實要的是一棟有生活記憶的房子。

帶著對在地風土的尊重與敬意,莊豐賓所得到的答案,是蓋出一棟與自然融合,親切素樸,甚至消失於無形的房子。

94-2.JPG 

通舖下方4個不鏽鋼格柵,內有抽拉櫃,置放棉被,也安裝冷氣,運用下冷上熱的原理,讓空間更快降溫。

94-3.JPG 

角落的發呆亭水泥灌漿後保有原來脫模板印,不加修飾,再加上舊檜木合板,整體設計如同沙攤漸入海中。

寧靜的工程,溫柔的心意

如果說,房子的最大價值不只在建築本身,還有它所身處的自然變化,那麼,工程施作,其實是大大的違背了這樣的意念。「我想,大型機具一旦出現,土坡層會受到破壞,周遭的生態,應該都不會再像原來的樣子了。」莊豐賓覺察到這一點,於是決定,全程運用最傳統而古老方式進行,以人力打樁、以棉繩拉線,緩慢而溫和的進行一場寧境工程。

人力的來源,就近起用當地的水電、泥作師傅做為工班團隊,這樣的好處在於日後工程維修,不必捨近求遠,參與的師傅對於這房子自有一番熟稔度,而意外的收穫則是,這些工班所擁有的在地情感與在地經驗,在工程過程中都變成一則則的故事敘述,在談笑閒聊間,提供了莊豐賓更多的參考與想法。

事實證明,房子蓋好後的隔年,不僅原生植物照舊的繁華生長,就連最怕受驚擾的螢火蟲,也像從未經歷過任何異動般,如常出現。

以石為水,以光為壁飾 

入口處宛如海灣的卵石道,一路延伸至端點的發呆亭,像是沒入沙攤、浸入水中的連結感。走在上頭,發出窸窣浪聲,是山區中刻意營造的水意象。

還有讓工班們覺得執行難度甚高的屋頂設計,在於將牆與屋頂脫開25公分,特異的規劃與一般建築大相逕庭,屋主也是全然信任交托。對於這樣的設計,莊豐賓腦中早已滿是畫面:「這樣一來,房子會變得輕巧通風,而且,光影會像日晷般,移動出最細膩的質地與表現。」。而不刻意裝飾的室內空間,以「清淨、無為、大自然」,分隔出綠、灰、紅3色獨立世界,帶著老房子拆卸下的老檜木香,以及台灣常見的水泥磚,調節著房子的濕度,也素樸記憶著尋常的每一天。

94-4.JPG 

邊櫃為活動式,可靠窗擺放做為書案與矮椅,亦可移至通鋪中間拼成大桌。

94-5.JPG 

衛浴空間一樣與自然相呼應,洗面台旁細窗則可與外界互通串連。

94-6.JPG 

三棟房舍擺設相同,除了紅色牡丹主題,另外兩棟分別為灰、綠色系。

Q&A

Q針對該房舍在地山區地形與氣候,是否在建築外觀上另作處理?

A由於當地多雨,加上背山的環境,特別在屋頂的設計上做出不對稱式的長短屋頂,迎風面與迎雨面較長,主要是為了讓大量雨水落在上頭後,流洩至地面上的接續溝道速度可以減緩。

Q階梯式的建築為何特別將基地再架高,而不是與山坡地連結?

A基地提高的原因在於防止山區常有的地氣濕冷問題,做出隔絕,此外,特意架高的房舍,可以迎接較多日照,延長日照時間,下方則可讓植物蔓生,讓原有生態不受過度干擾,與建築融為一體。

Q如何讓建築本身不破壞山坡地保有原來的風土條件?

A山坡地建築本身除了採用適度的寧靜施工之外,還得特別注意基地的水土保持,像該案每一棟房舍外的溝渠都另做加強,而下方污水處理設施的建立,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DATA

所在地:台北縣雙溪鄉

家族構成:夫、妻、子

基地總面積:1200

建築面積:45

總樓板面積:45

格局:客廳、衛浴、主臥

建築構造:RC+水泥空心磚

使用建材:RC+水泥磚、不鏽鋼材、台灣檜木、洗石子地坪、木作、玻璃、塗料

建造時間:

建築工程:10個月

室內裝潢:2個月

完工日:2007年5月

 

130x50漂亮家居logo.jpg      加入粉絲團logo.JPG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_詹雅蘭  攝影_蔡宗昇

 

剛開始是先嘗試性的買下一分半農地,假日小聚,像試水溫般觀察著家人們的興致。沒想到,田園生活才一拉開序幕就一發不可收拾,趁著隔鄰上方同等大小土地也想釋出的機會,兩落狹長的基地,引動了大夥蓋房子的念頭

 

64-1.JPG 

 

屋主蘇先生光著腳從長廊一端走過來,帶著爽朗及享足了田園樂趣的笑容。深遮廊道十分寬敞,一路串連到邊側小屋,不似一般窄長的簷廊,設計師趙元鴻說,這是以合院為發想的房舍,至於長廊,就是將舊式合院室內廊道拉到戶外,串連家人情誼,卻也補足舊合院的隱私問題。

 

64-2.JPG 

光著腳踏著短草皮,照料植物的田園生活十分愜意

 

道門就是一戶人家 

 

面對大片綠地庭院的,是連走四戶的獨立空間,每一道門的後方皆是客廳、主臥、衛浴俱全的「家」,蘇先生聲音宏量的說:「朋友來這裡,看到我們分隔得這麼清楚,還以為我們要開民宿。」,但其實,這房舍是蘇家四兄弟事先預備的「老來窩」,而一道門就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單位,尊重著彼此生活。說也奇怪明明說好「各有所私」,但每到週末就聚在此的兄弟嫂媳,一碰面就不想回房,硬是要把長廊當客廳,搬張椅子挪張桌子,再不就席地而坐在那溫潤的木地板上,聊上一整天。

當初,蘇家喜愛野趣生活的老四、愛種菜的老三於是成為主要推手,跟兄弟商量後,買下大岡山一分半長形土地,加上原有的農舍,讓每個假日都很鄉野。沒想到有志一同的家人,把這土地和生活越炒越熱鬧,恰巧隔鄰土地又要釋出,二話不說又添進一塊同等大小的土地,田園生活已暖身許久的一家人,打起了蓋房子的主意。

 

64-3.JPG 

小池子為院落帶來清涼的水意。

64-4.JPG 

一個門就是一戶人家,為了讓簷廊清爽與輕快,支柱以不鏽鋼烤漆加上枝葉結構型塑美感。

64-5.JPG 

農舍以結合了洋房的概念,屋頂上的瓦片運用了3色洋瓦,營造自然的窯變感,灰白牆面加強視覺質感。

 

綠植栽做成的遮陽傘 

一個會把人從室內拉到戶外的房子,究竟有哪些魔力?

簷廊下方的半圓弧平台,兼具著「舞台」效應,酒酣耳熱或是茶醉時分,夫妻檔熱情起舞、兒孫輩天真演出,都是輕易可見的畫面。而炎熱的南台灣,西曬的合院房舍,聰明的運用了小葉欖仁為大庭院撐起綠色大傘,擋住了正午時刻的直曬烈陽,傍晚夕陽直視之處,便交由庭院最前線的一排綠植,輕輕濾過最後一絲熱氣,剩下的,就只有令人快意的習習涼風與落日美景。

 

64-6.JPG 

木質的廊道地板,處處可以坐臥,享受閒適生活。

64-7.JPG 

小平台的設計,成為多元的運用空間,凝聚著彼此感情。

64-8.JPG 

將廚房與餐廳獨立出來,小小房舍全家共用。

64-9.JPG 

充滿現代感的建築外觀,大開窗的設計,除了看到自家後院,還可以看到鄰家的菜園。

 

Q&A 

Q為何當初會以「合院」為建築概念?

A由於基地面積十分狹長,除了新建造的房舍,在左側處還保有原來的舊建築,如果只是呈現L型的架構,會讓整體空間失去了凝聚力與焦點,而合院的設計,如手環抱綠地的概念,只讓出觀景大面,會讓居住者有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Q此案在半開放空間運用了大量的南方松,會不會隨著天候與時間的變遷讓房子外觀受到影響?

A 基本上,位於戶外的木頭素材或多或少都會因天候與時間有劣化問題,但這就是天然素材的特質,不過,我們都已預先使用護木漆作保養,延續56年的品質不成問題。特別要建議的是,房子除了內部要維護,外觀漆面等也不能放任不管,每35年的保養,是該有的習慣。

Q房舍西曬的影響除了運用植栽做處理,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可做參考?

A因為地形的限制,不得不與西曬硬碰硬,但別忘了位於坡上的房舍,其實有著獨特的自然律動,那就是日夜變化所造成的迎風、背風效果,將風向考量進來,營造良好的對流,可讓居住更為舒適。

 

DATA

所在地:高雄縣阿蓮鄉

家族構成:四兄弟夫婦

基地總面積:1000以上

建築面積:100

總樓板面積:100

格局:四客聽、四主臥、四主臥衛浴、長廊露台、餐廳、廚房、庭院

建築構成:鋼筋混凝土

使用建材:洋瓦混貼、丁掛磚混貼、抿石子、南方松、不鏽鋼烤漆

建造時間:建築工程 15個月

完工日:2009年10月

130x50漂亮家居logo.jpg    加入粉絲團logo.JPG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_劉芳婷 攝影_王正毅 部分圖片提供_築夢山村

因為一則聲稱山區可看海的廣告,專程到苗栗南庄尋找這個不可思議的幻境,沒想到卻買下一塊地,甚至親手蓋了一棟屬於自己的木屋。

可愛而溫馨的第一棟木屋,充滿著一家人溫馨共處的回憶。光是門窗的裝設,就花了三個月的時間。

144-1.JPG 

每一個角落都是最美的風景 

因為看到一則廣告文案,述說著一個可以「觀山、望海、看夕陽」的夢幻之地,於是竹科工程師徐逸輝與太太兩人,在桐花盛開的季節,懷著滿滿的好奇心,到南庄一探究竟。原以為會找到一間民宿,沒想到這則廣告卻是為了賣地。兩人造訪的當時,滿山遍野的桐花,美得就像一場夢。就這樣,他們買了一塊地,每逢假日就到這裡來開墾。

無師自通,栽進蓋房子的世界 

為了想擁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工寮,於是開始研究起蓋木屋的可能性。鄰居告訴他,「自己蓋房子很容易啊!」徐太太無意間在書店發現一本蓋木屋的教科書,頗有研究精神的徐逸輝,一頭就栽進書中。花了四個月,用自己熟悉的Power Point軟體畫起木屋的外觀與配置圖,並且到處參觀附近興建中的木屋,默默觀摩別人怎樣蓋房子。邊參觀,邊調整設計,把教科書的內容與工地的實務經驗統整比較後,大膽地在附近木材行訂了木料,無師自通地與父親兩人動手蓋起房子來了。

看似簡單的蓋房子,真正執行起來,卻處處是問題。光是上樑這件事,父子倆就不知修正了多少次?兩個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樑抬上去,不合再修短,再試一次,就這樣來來回回,改來改去,總算把架構蓋好。但是新的問題隨著工程進度不斷產生,往往做到一半,遇到瓶頸,徐逸輝又得到各個木屋工地觀摩,尋求解決之道。

144-2.JPG 

層疊而上的露台,是邊做邊修改,事後追加的設計,也讓原本預定的材料費暴增。

144-3.JPG 

大面開窗的設計,讓人在室內就可以欣賞到周遭的自然環境。

 

享受豐美的果實 

從11月開始蓋屋,經歷了10個月才把房子蓋好,幸好中間有6、7個月沒下雨,否則進度可能更緩慢。光是門窗工程,就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完成。徐逸輝笑說:「裝第一扇窗時,整整花了一天才搞定。」自己動手做,他才發現:「做木屋,差3公分不算誤差!」經驗老到的木工,一次就可以修正,新手如他,卻得一遍遍修改。

看著木屋從無到有,心中的成就感,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當工程進行到最後階段,眼看就快完成,卻足足拖了一個多月,因為收尾的工作比想像中還細瑣。徐逸輝說:「當時的心情只能用『行百里,半九十』來形容。」

等到房子終於蓋好,原本只是度假用的木屋,後來卻因為太喜歡這個環境,一家四口決定通通搬過來定居。當時四個人全窩在樓上通舖,夏天時徐逸輝和太太就睡在用來賞景的露台躺椅上,彼此的感情更緊密。

144-4.JPG 

樓梯與二樓扶手,刻意改成粗獷的樹枝,增添山居生活的趣味。

144-5.JPG 

二樓通舖,以前是一家四口的寢室。屋外的露台夏天也是涼爽的臥鋪。

144-6.JPG 

房子正中央的老檜木(直立的柱子),是在山下的木材行挖寶挖到的。

 

Q&A

Q你自己蓋木屋用了哪些工具?

A我是用美式輕木工法蓋木屋,不需大型機具。最基本的配備是量水平/垂直的工具(透明水管、鉛錘、水珠水平/垂直尺)。切斷木材的工具(手持式圓盤鋸)。板材切開的工具(木工桌、電動線鋸、小修邊機)。釘各式釘子的工具(氣壓機、T/ㄇ型釘釘槍、鐵槌)。拔鐵釘的工具、鎖螺絲的工具(電動螺絲起子、螺絲起子)。刨光及修邊工具(電動刨刀、傳統刨刀、香蕉刨刀、小修邊機、磨砂機、砂輪機、各種粗細砂紙)。鐵石裁切工具(手持式圓盤切石機、砂輪機)。鑽孔工具(電鑽)。其他電動工具(磁磚切割器、電動打石機)。其他手工工具(扳手、墨斗、門窗安裝開關絞鏈治具)以及銼刀、木工夾、咬鉗等。

Q房子周邊留了樹洞,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A喜歡自然的人都不喜歡砍樹,我當然也希望蓋屋時,盡量不要砍樹,所以剛開始在露台預留許多樹洞,後來發現颱風過境時,樹枝斷掉或整棵樹倒下來,都可能危及房屋結構安全,最後還是忍痛砍掉幾棵樹。建議要在山中蓋屋的人,必需考慮在安全距離外保留樹木。尤其是木質鬆軟易斷的油桐樹、白匏子等大樹,更不能留在住家附近。

Q這間房子的地基採架高設計,當初的考量是什麼?

A因為這塊地的地基是斜的,又不想開挖整地,所以就用木構架高。而且房子架高之後,比較不容易潮溼,不僅對身體好,也讓木屋的使用年限可以更久。而且架高的地板下方,也可以當做儲藏空間來使用。不過,建議大家把房子下面架高的地基先用混凝土封住,避免小蟲或者小動物住在屋下,造成困擾。

Q這棟木屋採斜屋頂設計,在施工時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A雖然比較尖的斜屋頂看起來更有童話屋的感覺,但因為是自己施工,而且沒有搭設鷹架,因此屋頂的斜度較和緩,這樣方便施工時在上面走動。屋頂的建材,我選擇自己施做較容易的可樂瓦,三十年規格的可樂瓦,比較厚也有立體感,耐用度較好。

 

DATA

所在地:苗栗南庄鄉

家族構成:夫、妻、2女

基地總面積:64(含露台,不含庭院)

建築面積:13.6

總樓板面積:20.5

1樓面積:13.1坪

閣樓面積:7.4坪

露台面積:50坪

格局:1F/客廳、廚房、客房、衛浴、露台;2F/臥房、衛浴、露台

建築構造:木構造

使用建材:台灣福杉、赤松、南方松、老檜木

建造時間:

建築工程:10個月

完工日:2004年8月

 

130x50漂亮家居logo.jpg     加入粉絲團logo.JPG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_劉芳婷  攝影_Yvonne

 

把房子當成一個大型雕塑作品,讓整個屋子,充滿隨興而自由的藝術氛圍。在開闊的山林中,覓得一處世外桃源,沒有塵囂的喧擾,讓雕塑家與畫家夫妻更能靜心創作。

106-1.JPG 

 在山城尋找最合適的生活空間

 看過台中許多屋案,林定義總覺得都市景觀不夠美。因為許多藝術家友人住在三義,且距台中市區僅需二十幾分鐘車程,與他們原本生活的環境相距不遠,因緣際會之下,他們在挑炭古道附近找到一處舊農舍。被茶園團團圍住的農舍,不僅林相單純,周遭的土地,全都是慈濟的,對未來生活的干擾也減至最低,讓他們非常喜歡。

106-2.JPG 

在層層疊疊壘石的茶園中,佇立著一棟白色玻璃屋,如夢似幻的場景,讓這裡也成為偶像劇取景的宅邸。

在這裡因為附近沒有溪流,全是低矮的茶樹,一般山區蚊蟲多的缺點,在這裡幾乎不是問題。李雲茗笑說:「大女兒皮膚容易過敏,住在山區又沒有蚊子,真的很適合。」

 

老舊的農舍只有二十坪,對一家四口來說,不敷使用。破舊的農舍,內外亟需翻修。曾經參與朋友的咖啡屋設計的林定義,決定把房子當成一個大型雕塑作品,自己設計繪圖,再找工班來蓋。比起對建築毫無所悉的素人,林定義多了一點建築基礎,加上藝術家天生的美感與直覺,房子蓋好後,成為挑炭古道附近的明顯地標。

藝廊般的生活空間 

走進白石的一樓,彷彿踏進一座靜謐的藝術展演廳。無隔間的寬敞客廳,只有大片的玻璃框景,一室的白與水泥粉光地板的灰色調,透露出北歐風的現代極簡的設計語彙。少少的傢具,大部分是林定義從朋友處接收的二手貨。如藝廊般的佈置,幾乎都是夫妻倆的作品。於是,住家也是工作室,更是一座私人美術館。

最具生活感的,是年紀還小,在寬敞的空間中跑來跑去的小兒子。不怕生的他,在毫無阻礙的空間中無拘無束地奔跑著。客廳、餐廳、遊戲區,隨著人移動,場所定義就被改變。真正有隔間的,是備餐的廚房。連通往廁所的廊道盡頭,都放置了畫作,整個屋子,充滿隨興而自由的藝術氛圍。

層層疊疊的白色櫃子後面,放了一張工作桌,如果以為那裡才是藝術家創作的空間,那就太小看這棟房子。即使是工作桌的位子,也用一大片落地玻璃,讓人望見戶外景觀。天冷在室內畫畫,也像置身戶外。

106-3.JPG 

寬敞的一樓,是生活空間,也是藝廊與工作室。

106-4.JPG 

工作桌面對的是一窗的自然景觀,即使在室內,也彷彿置身戶外。

106-5.JPG 

把原本的室內樓梯拆除,在戶外搭起螺旋梯,讓一樓的空間放大。

106-6.JPG 

在一樓放置長長的餐桌,用畫作點綴,這裡是餐廳、工作區,更可以變成喝茶聊天的場所。

Q&A

Q蓋屋過程中比較困難的是什麼?

A當初在蓋屋時,與工人產生很多爭執,包括馬桶的位置,我都得費力向工人解釋。因為我把設計師設計的馬桶,當成雕塑品看待,所以決定把馬桶放在正中央,但是工人反對,讓我花很多力氣與他們溝通,後來乾脆不解釋,直接把管線放在我要放的位置,請工人照著施工。此外,因為山上的路狹小,大型吊車等工程車施工較不方便。

Q後面的擋土牆,似乎是用傳統工法砌成,施作有沒有困難度?

A擋土牆的砌法,是日據時代的傳統工法,我特別找老師傅來施工,一般年輕的工人不會處理,因為這個工法,完全沒有用水泥或其他方法固定,純粹靠石頭的角度砌起來,所以只有經驗老到的師傅才會做。所有的石頭,都是山上就地取材的,這樣更能夠呼應這裡的環境。

Q利用舊農舍增建,房子有哪些改變?

A因為是自己住的房子,所以比較隨心所欲的設計。但是舊農舍的坪數不夠,所以我用鋼構增加露台,讓一樓的客廳往外延伸,更貼近自然景觀。為了遷就原有的農舍架構,樓上的結構體保留,增加了一個大露台,從一樓客廳的天花板就可以看到輕鋼架的構造。此外,原本的樓梯在室內非常占空間,下面設計廁所,感覺很拘束,我都全部敲掉。另外設計一個戶外鋼構螺旋梯,通往二、三樓的房間,讓室內空間變大。

DATA

所在地:苗栗三義鄉

家族構成:夫、妻、女、子

基地總面積:300

建築面積:50

總樓板面積:90

1樓面積:50坪

2樓面積:20坪

3樓面積:20坪

格局:1F/客廳、廚房、餐廳、工作室;2F/客房2間;3F/客房

建築構造:鋼筋混凝土造

使用建材:水泥、鋼構、強化玻璃

建造時間:

建築工程:2年

完工日:2008年10月

 

130x50漂亮家居logo.jpg      加入粉絲團logo.JPG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_莊偉慈  圖片提供_大寬空間設計

屋主在老家土地上重新蓋上新的房子,將對於鄉土與自然環境的熱愛,透過建築重新詮釋厭倦了總是造作堆砌的空間,不如蓋一座屬於自己的桃花源。

成年後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離家,但成家立業、事業有成之後對家鄉的情感卻又日益倍增。基於想要回溯成長的軌跡,與懷念泥土青草味的芬芳,從事建築設計的黃明敏回到老家,在老家的土地上重新蓋起心目中最理想的房子。「它是我得以遠離塵囂的庇護所,在這裡我可以待上一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做。」

84-1.JPG 

蓋房子,只因想留住些什麼 

黃明敏形容,在他小時候,放眼望去數百公頃盡是水稻,每年兩季收穫,氣候四季分明。「春耕的時後四週都是水田,綠油油的一片好似大地悠悠轉醒。」然而,當黃明敏到都市打拼多年再回來時,發現因產業結構改變,四週的坡地已被挺拔的檳榔樹所占領。無論是天災或人為因素,老家的樣貌都已然不同,也許是因為「想要留住些什麼」的心情,於是黃明敏就在老家的土地上,以極慢的速度,在一磚一瓦中摻入童年的記憶,構築出理想的家園。

84-2.JPG 

客廳可直接與戶外環境連結,感受日月星辰的變化。

84-3.JPG 

院子的池塘在夏天會吸引青蛙前來玩耍。埔里石的使用,讓建築與鄉土更親近。

84-4.JPG 

碳化木的使用可帶來吸熱效果,也可有遮陽效果。而隔柵設計也有防盜作用。

 

好房子,將煩惱拋諸九霄雲外

房子的正面看起來像是背面,黃明敏將開口全留給了客廳與農村田園無限延伸的風景。室內的空間以開放式的手法處理,主要是想強調出住宅的休閒感。客廳的落地窗寬達八米,由於土地屬於溼地,因此黃明敏結合船屋、竹筏的意象來嵌入露臺設計。而架高的基地,一來是參考高腳屋的建築形式,二來則是考量可減輕建築量體。再加上使用了木柱、輕鋼構以及台灣的傳統建材如埔里石,黃明敏蓋出了融合鄉土特色與現代性格的房子。

 84-5.JPG

「從台中開車到此只需約一小時,每回當我感到壓力大或者煩悶的時候,我就會回到這裡。在這個家,我可以盡情地閱讀、放空,感受完完全全的寧靜。」離鄉背景20載,黃明敏透過重塑家園的方式對過度包裝的都市空間做反諷,也投射出他的記憶、熱情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84-6.JPG 

入口沒有高大的圍牆,說明主人強調融入環境的概念。

84-8.JPG 

透過多重燈光的使用,可讓空間更具層次感。餐廳、廚房到客廳採開放式設計,也帶來放大空間的效果。

84-9.JPG 

有什麼比坐在沙發上曬太陽發呆來得更為愜意?露台的設計讓屋主可與自然環境更接近。

 

Q&A

Q為何採用架高式的房屋設計?就建築技術方面是否有特殊考量?

A因考慮地質鬆軟與高濕度因素,故採用杆欄式建築(高腳屋形式)。藉由這樣的形式可以輕量化建築物主體,讓量體與載重降至最低。

Q由於這裡的地質較為鬆軟,在打地基與建造房子的時候是否需要注意什麼?

A此處的地質屬於鬆軟的泥碳土地質,因此如果使用一般的混凝土或使用筏式地基,未來可能會因為建築物過重而發生下沉的現象。因此我在打地基的時候將地樑串在一起,且地樁打入地下約1.2公尺深,一方面可確認建築的穩固,二來在成本上也可加以控制。

Q建築體本身使用了哪些建材?如何將建築重量減到最輕?

A就使用的建材來說,地樑使用的是RC,樓板使用H型鋼與DECK樓承板。由於房子都使用木柱與鋼構結合,因此重量就會比一般混凝土建築來得輕。而也因為施工方式不會用到太多板模,而且使用木材、鋼材等可回收建材,可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84-7.JPG 

由於屋子是以鋼構為主,因此透過鐵件的斜撐可讓結構更加穩定,同時也讓結構成為視覺造型。

84-10.JPG 

樓梯的穿透設計,強調出輕盈的質感。

Q房子的設計如何可兼顧到空氣的對流?又如何做到隔熱呢?

A屋子的地板因架高,且地板與土地之間保留了相當程度的距離。因此風可從地板下方透入,事實上我在一樓走道空間還刻意留有孔洞,可將空氣適時引入屋內加強對流。另外建築體使用大量的木頭,外牆使用花崗岩與碳化木,皆可達到吸熱保溫的效果。

 

DATA

所在地:南投縣魚池鄉

家族構成:夫、妻、女、子

基地總面積:1072

建築面積:42

總樓板面積:53

1樓面積:42坪

2樓面積:11坪

格局1F/客廳、廚房、餐廳、客浴、主浴室、主臥室、休憩區、露臺、後院;2F/小孩房

建築構造:鋼筋混凝土、木柱、H型鋼混搭結構

使用建材:鋼筋混凝土、木柱、H型鋼、玻璃、瓦片

建造時間:前後歷時3年

完工日:2008年8月

 

130x50漂亮家居logo.jpg      加入粉絲團logo.JPG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_莊偉慈   攝影_Yvonne  圖片提供_郭文豐建築師事務所

 

喜歡騎著單車感受陽光與微風親吻在肌膚上的感覺,那麼不如就為自己創造這樣一個生活環境吧!屋主對大地懷抱敬意、帶著對於退休生活的期待,從繁華的都市來到宜蘭,當個優游自在的新移民。

 「前幾天,有野鴨子跑來我們家的池塘玩,我想也許等到明年,牠們就會願意住下來了吧!」林太太指著房子前院的那個大池塘,池塘水面映出綠色山脈的倒影。天氣正好,兩個孫子在院子裡追逐著。這是林先生與林太太所追求的生活,而夢想在房子落成的那一刻實現。

54-1.JPG 

感覺對了!那就在宜蘭住下來吧! 

 

先生笑說,他拉著朋友跑遍全台灣,最後選擇宜蘭做為退休後的生活地點,只因為這邊的環境讓他覺得「感覺對了」。而也因為喜愛大自然,在蓋房子之前,林先生就抱著不希望破壞土地的心情,與郭文豐建築師討論蓋房子的方式。他說:「為了能將蓋房子對土地的破壞減少到最低,原來我特別找了同時有建地與農地的基地,後來因為其他的原因,不得已放棄而另外找到現在的地。」

郭文豐建築師表示,「屋主希望能做到真正的環保與綠建築,因此盡量就地取材,建築的許多考量都是從自然環境的維護為出發點。」除了房子以外,地面幾乎沒有水泥硬鋪面,車道採用最簡單的碎石子,雖然走久了會有點凹凸不平,甚至長幾根野草,不過卻是對土地最友善的方式。

54-2.JPG 

綠建築設計,讓房子與自然更親近

郭文豐建築師說,好的居住環境設計應該盡量維護自然地貌,考慮居住者跟戶外之間的關係,適當的日照、通風都是重點。林宅除了配合日夜間不同的風向來決定室內的開窗,屋頂、陽台的雨水則收集導入前院的池塘。在空間的安排上,郭建築師將子女臥室以樓梯稍作區隔,把最好的景觀留給客廳和主臥室,希望屋主住在這裡,平時不覺得冷清,子女朋友來時熱熱鬧鬧。

54-3.JPG 

屋頂有管子將雨水回收,此系統將雨水引入池塘,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資源。

54-4.JPG 

房子的外牆使用洗石子、斬石子、白石子以及銹板頁岩片,在樸實中又有帶有變化。

54-5.JPG 

後門使用空心磚隔間,可有通風與過濾光線的效果。

54-6.JPG 

二樓的書房和休憩室是屋主另一個生活空間,大面的鏡子是為符合做瑜珈時的需求。

54-7.JPG 

為了讓音響表現更好,建築師在天花板還特地使用甘蔗板與木條天花,達到吸音的效果。

54-8.JPG 

廚房是林太太最重視的地方,有了中島檯面,在這裡煮飯更加方便。

Q&A

Q在建築上除了雨庇之外,還有哪些設計是以綠建築為出發點,來達到讓居住者更加舒適的目的?

A房子的平面接近風車狀,每個房間都有可對流的窗戶,再加上水泥空心磚的運用,讓宜蘭盛行的東西向海陸風可以帶走室內熱氣和濕氣。採光、遮陽、遮雨、防颱的功能也都同時考慮到了,畢竟這是宜蘭氣候的特性。另外我也選擇許多本土植物作為庭園和水池的綠化素材,環境的生態健康,居住起來才有可能舒適。

Q在維護土地的前提下,房子的設計如何配合原有的土地條件來規劃?

A在開挖與整地時,從土地中挖出了許多卵石。這些卵石大量運用在駁坎、牆基與護岸。除此之外,我也利用原來梯田的高低落差規畫一個雨水貯留池,將屋面、露台、陽台的雨水,基地地面逕流水,都引入這個池中。水池以黏土鋪底,完全沒有使用混凝土。

Q除了房子的地基之外,戶外的地面幾乎看不到水泥地,沒有鋪設水泥的好處是什麼呢?

A鋪設水泥地會使得雨水無法滲透到土地,除了必須花錢另做排水系統,土地無法呼吸,蚯蚓也不能活了。戶外鋪設小石子,一來讓雨水可直接進入到地面,也不難走,而且任何人車走過都不可能不發出聲音,對基地大的房子來說很合適呢。總之設計者必須在考量使用者需求以及維護自然環境的情況下,做最有利的選擇。

DATA

所在地:宜蘭縣

家族構成:夫、妻、1女、2子

基地總面積:1900

建築面積:主屋 75坪副屋 41坪

總樓板面積:主屋 145坪副屋 41坪

1樓面積 68坪(主屋)、41坪(副屋)、2樓面積 62坪(主屋)

格局:1F/玄關、客廳、餐廳、廚房、客浴、客臥

             2F/書房、起居室、主臥室、小孩房2間

建築構造:鋼筋混凝土造(主屋)、鋼鐵造(副屋)

使用建材:洗石子、砌卵石、水泥空心磚、銹板頁岩片、櫸木板、平板瓦、蛭石鋼板瓦(外觀),磁磚、柚木地板、美檜集成板、越檜、清水磚(室內裝修)

建造時間:建築工程 18個月室內裝潢 4個月

完工日 2009年11月

※備註:單位為每戶,依一般標準施作完成

130x50漂亮家居logo.jpg      加入粉絲團logo.JPG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文_劉芳婷 攝影_蔡宗昇、莊偉慈、江建勳

換一個環境,換一種生活方式。埔里有好山好水,更有滿滿的人情味,蕭先生與謝小姐遷居至此,換得更加自然且健康的新生活。

所謂緣份,不只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之間在冥冥之中也會受到頻率所牽動。從職場上退休的蕭先生與太太謝小姐,從員林搬到埔里,只因為他們在旅途中意外地發現了這塊與心中藍圖完美契合的美樂地!

212-1.JPG 

一場意外,與理想中的家園鄉遇

「說來也奇妙,要不是因為我們在旅途中輪胎破了,也不會看到現在住的這塊地!」謝小姐說,在他們決定買地之前,在全台各地看了至少七、八個地方。有回在橫跨中橫前往花蓮的途中,當他們的旅途因意外而耽擱時,正好仲介帶他們繞至埔里,「我和我先生都覺得這裡視野開闊,且水質又好,因此就決定在此定居下來。」

先生與謝小姐稱自己是埔里的「新移民」,從都市返回大自然,為的就是能享有完全不受阻隔的開闊視野。在新家,天氣好的時候可看到合歡山、奇萊山,暨南大學就在對面的山頭,再加上埔里的好水質,居住起來還真有以天地為家的暢快。

親手整理,與大自然關係更緊密

最初將地下買來時,蕭先生與謝小姐並沒打算蓋棟歐式別墅或是所謂的豪宅。考量到不想破壞土地原有的面貌,且想要擁有開放式的居住空間,因此房子只就原有的工寮進行擴建。院子的另一頭則另外蓋了兩間小木屋,供小孩回家或親友拜訪時居住。謝小姐說,當初她和先生親手參與家園的新建,且為了就近監工還特地在附近租房子。那陣子每天除了到現場看蓋房子的進度,他們也親手整理庭院,從拔草的工作開始做起。

談起入住新家之後的生活,謝小姐說:「其實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多啊!像我先生每天一早起來就是要整理庭院,拔草、施肥、翻土,他從原本都不會用鋤頭,到現在對於每種工具如數家珍!」搬到擁有開闊視野的新家,蕭先生與謝小姐不但擁有更棒的生活,同時也開啟了對於人生的另一種觀點。「回歸自然之後,更加了解人的渺小,我們並不是退休,而是換了另一種生活方式。」

212-2.JPG 

客廳採用玻璃隔間,通透的視野讓室內與戶外融為一體。

212-3.JPG 

院子搭建一方型露臺,人多的時候可在此聊天,也讓活動空間更加豐富。

 212-4.JPG '

兩間小木屋可不是民宿喔!一間是屋主夫妻自住,另一間則是提供兒子或朋友來的時候休憩之用。

212-5.JPG 

因為喜歡開闊的空間,屋主將餐廳與吧台採開放式的設計,讓微風可隨時進入拜訪

212-6.JPG 

屋主每日親手整理庭園,不辭辛勞就是要將院子調整到最完美的狀態。

212-7.JPG 

浴室有寬敞的視野,洗澡的時候點上蠟燭,與天上的星星相互輝映。

212-8.JPG 

木屋後面有塊農地,種植各種可食用的青菜蔬果,也是屋主夫妻投入最多時間的地方之一。

 

Q&A

Q房子是沿用舊有的工寮架構重新蓋的,施工上是否有特別加強的地方?

A原有的房屋使用磚塊與水泥砌成,由於房子的後方有蓄水槽,因此在整個房子的牆面都刻意加厚牆的厚度,從原有的四吋加厚為八吋(約24公分)。除此之外也以鋼骨結構來強化結構的厚度。

Q這塊農地有缺水的問題,當初是如何解決的呢?

A在整地之後、蓋房子之前,我們在進排水上的工程下了不少工夫。主要是透過抽取井水的方式來做為主要水源,除了要預埋水管線路,也另外再配置了水塔,以解決缺水問題。

Q沿用舊有工寮結構重新蓋房子,除了必須加強結構與乘載力之外,還有遇到什麼問題嗎?

A由於浴室的位置在二樓,原本的設計並無管路,因此必需從房子的後方重新牽管。但又因必需繞過蓄水池的位置,故在二樓的地板部分刻意加高,如此一來才可安排管路路徑,將管線隱藏起來。

 

DATA

家族構成:夫、妻、子所在地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生態村

基地狀況:農地

基地總面積:約1800餘坪

建築面積:50

總樓板面積:60

1樓面積:50坪

2樓面積:10坪

格局:1F/客廳、廚房、餐廳、露台;2F/主臥、主浴

建築構造:鋼構、混凝土、木材、複合式建造、木屋

使用建材:H 型鋼、C 型鋼、混凝土、銹面石板、強化玻璃、文化石、松木板

建造時間:

建築工程:4個月(含室內裝潢)

完工日:2008年1月

 

130x50漂亮家居logo.jpg     加入粉絲團logo.JPG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回鄉蓋房子》自2月份出書以來,一直廣受讀者們的喜愛,或許對於生活在都市叢林的台北人而言,這個夢想有點過於遙遠,

但總能把我們拉回小時侯〝我家門前有小河〞的幸褔時光,這些兒時記憶,是最令人懷念、難忘的....

很感謝〝汪也〞同學的讀後感分享....

如果你看完《回鄉蓋房子》心裡面的悸動,也很想跟我們分享....也歡迎你回覆讓我們知道哦!

....................................................................................................................................

文/汪也
還記得年幼住在鄉下,大部分的同學都是走路至學校,兩三位同學計劃著,放學要到哪抓蝦,還是探險。那種背著沈重書包,但心情卻是開心的,因為在鄉下,不用擔心有過多來往的車輛,或者吵雜的喇叭聲,比起長大後搬到城市來,那時候的心,是自由的。

住到都市後,漸漸開始淡忘那在鄉下收割的稻田裡,瘋狂的奔跑。透心涼的河水,取而代之的是洗去每天疲憊身軀的洗澡水…
在都市裡沒有一望無際的草原讓心靈得到解脫,沒有溫暖的樹木能夠安慰那盲目追求的失落感,更別說在都市裡創造一間屬於,真正想要的自在空間。

在花蓮 石梯坪漁港 附近有間 非常特殊的混泥土外露的建築物,叫沙漠風情,這是我第一次環島時,讓我非常震驚的建築物。有位作者常在書裡這樣寫,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當初我除震驚之外,更嘲笑,附近的生活機能十分不方便。但事實告訴我們,隨著年紀增長,開始在乎的事情變的不同了。一片一片具層次感的牆面,座落在海邊的大草原上。那種一大早被海浪聲叫醒,和煦的太陽輕拂臉龐的生活,讓人十分嚮往。

書裡有些從頭到有,做功課﹑請教﹑DIY,一點一滴將自己腦海裡的夢想藍圖賦予生命的屋主,他們完成的不僅僅只是一棟房子,而是能夠讓他驕傲一生的夢想。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起吃飯才熱鬧!

「前幾天,有野鴨子跑來我們家的池塘玩,我想也許等到明年,牠們就會願意住下來了吧!」林太太指著房子前院的那個大池塘,池塘水面映出綠色山脈的倒影。天氣正好,兩個孫子在院子裡追逐著。這是林先生與林太太所追求的生活,而夢想在房子落成的那一刻實現。

9.JPG 

隨時可呼朋引伴的田園居家

2.JPG 

一天照三餐餵魚,池塘裡的魚兒要不肥美都難

感覺對了!那就在宜蘭住下來吧!

先生與林太太過去幾十年都為了事業與家庭打拼,這幾年漸漸將事業移轉給第二代,而他們跑遍全省,最後落腳宜蘭,在對大地懷抱虔誠的心情下,以最不打擾土地的方式,蓋了現在的房子。「我們最早的時候喜愛在戶外露營,近年則是喜歡騎腳踏車,會決定在宜蘭買地蓋房子,實在是因為太喜歡這邊的氣候與環境。」

1.JPG 

後院有個大大的洗腳池,方便屋主整理菜園後在此清潔。而寬大的庭院,也可讓小朋友盡情奔跑

3.JPG 

阿財與嘟嘟

4.JPG 

綠建築設計,讓房子與自然更親近

整個區域從前中後可分為三區,前院是一個大大的生態水池,中間的區域是主要建築物,後方則是大片的農地。林先生笑說,現在他只負責種水果,菜園則是兒子負責,「所以我們的菜園算是實驗農場!」

這棟與自然為友的房子,前後蓋了約兩年多,期間林先生和家人與朋友陸續來住了好幾回。「中秋節全家人來這邊烤肉!最厲害的時候,還有六十幾個人來這邊搭帳篷露營呢!」

7.JPG 

廚房是林太太最重視的地方,有了中島檯面,在這裡煮飯更加方便

8.JPG  

使用紅磚砌成的牆面,強調出房子的台灣鄉村風情

pixnet圓夢活動投票去http://myhouse.events.pixnet.net/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三向度+雙量體,小住宅大詮釋

感覺空間的流動、也感覺陽光的停駐。這是一棟能聽見陽光與空氣的住宅,家的質感、溫馨、凝聚以及其他所需的一切,在這裡都能被感覺到。夾在老公寓以及頂樓有鴿舍的房子中間,這棟由清水模混凝土構成的房子看來是有點突兀的。但它矗立在其中卻又帶著理所當然的氣質,因為正如同這塊土地上的破布子樹的存在一樣──他們都是家園的象徵。

 

毛森江-12.JPG   

房子由兩個立方體構成,晚上在燈光的照要下,幾何元素更加明顯。

毛森江-15.JPG 

大大的庭院有棵破布子樹,見證了家族的傳承

三向度設計延展空間深度

屋主王老師學的是設計,在日本留學期間對於清水模混凝土的建築就已相當熟悉。回到台灣以後當有能力蓋自己的房子,一心希望自己的居所能以清水模混凝土蓋成。「最初我原本想蓋的是木屋,不過後來看了毛先生的『毛坑』後,就決定要委託毛先生幫我們設計新家。」毛森江擅長清水模混凝土建築,設計過不少大案子的他,卻說王宅是他自己最滿意的作品。

毛森江-14.JPG 

大面積的落地窗將庭園的風景帶入室內,這是一個光躺著發呆也能感到幸福的空間。

毛森江-16.JPG 

客廳雖然坪數不大,但因為空間挑高,且透過量體的組合,可將人的視覺向上延伸至無限遠,空間因而顯得寬闊大器

親手參與讓家更圓滿

屋主王先生與女主人蘇小姐對於新家的付出有如對待親生小孩。房子所根植的基礎既是傳承下來的土地,再加上這是兩人付出一切所換來的第一棟房子,家的意義自然更加不凡。隨著屋子接近完工,家的模樣也漸漸清楚,在正式入厝前,王先生與蘇太太幾次到新家,光是坐在客廳望向庭園的破布子樹發呆,金黃色的陽光就能將他們催眠入睡。正如王先生所言:「生活是每天的事情。」還有什麼比在自己的土地上開展人生新的一頁來得更有意義呢?

69DW2444.JPG 

滿室書香,正是打造學者之家最主要的核心概念

69DW2367.JPG 

餐廳的大小經過精確的測量,與空間的比例關係以及使用的尺度,都顯得剛剛好。朋友來訪時聊天,很能感受到空間

的凝聚力

pixnet圓夢活動投票去http://myhouse.events.pixnet.net/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蓋出心中完美的房子

成年後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離家,但成家立業、事業有成之後卻又對家鄉的情感卻日益倍增。基於想要回溯成長的軌跡,與懷念泥土青草味的芬芳,從事建築設計的黃明敏回到老家,在老家的土地上重新蓋起心目中最理想的房子。「它是我得以遠離塵囂的庇護所,在這裡我可以待上一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做。」

_LEI2764.JPG 

厭倦了總是造作堆砌的空間,不如蓋一座屬於自己的桃花源

_LEI2837.JPG 

客廳可直接與戶外環境連結,感受日月星辰的變化

_LEI2711.JPG 

          碳化木的使用可帶來吸熱效果,也可有遮陽效果。而隔柵設計也有防盜作用。

蓋房子,只因想留住些什麼

「我在高中以前都住在這裡,腳踏在地板上與泥土上的觸覺始終銘刻在心。或許是到了一個年紀,對於家鄉的情感變得更加濃厚,我決定回到這裡,蓋出完完全全屬於自己、最完美的房子。」

黃明敏形容,在他小時候,放眼望去數百公頃盡是水稻,每年兩季收穫,氣候四季分明。「春耕的時後四週都是水田,綠油油的一片好似大地悠悠轉醒。」然而,當黃明敏到都市打拼多年再回來時,發現因產業結構改變,四週的坡地已被挺拔的檳榔樹所占領。無論是天災或人為因素,老家的樣貌都已然不同,也許是因為「想要留住些什麼」的心情,於是黃明敏就在老家的土地上,以極慢的速度,在一磚一瓦中摻入童年的記憶,構築出理想的家園。

_LEI2819.JPG 

入口沒有高大的圍牆,說明主人強調融入環境的概念。

_LEI2762.JPG 

大玻璃門重達三百多公斤,但可成功地達到借景的目的,讓室內外空間互為表裡。

_LEI2883.JPG 

樓梯的穿透設計,強調出輕盈的質感。

_LEI2725.JPG 

層板的設計既可擺放書板,並且也修飾掉空調的存在。

好房子,將煩惱拋諸九霄雲外

「從台中開車到此只需約一小時,每回當我感到壓力大或者煩悶的時候,我就會回到這裡。在這個家,我可以盡情地閱讀、放空,感受完完全全的寧靜。」離鄉背景二十載,黃明敏透過重塑家園的方式對過度包裝的都市空間做反諷,也投射出他的記憶、熱情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pixnet圓夢活動投票去http://myhouse.events.pixnet.net/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找尋心目中最理想的仙境,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家園

因為看到一則廣告文案,述說著一個可以「觀山、望海、看夕陽」的夢幻之地,於是竹科工程師徐先生與太太兩人,在桐花盛開的季節,懷著滿滿的好奇心,到南庄一探究竟。原以為會找到一間民宿,沒想到這則廣告卻是為了賣地。兩人造訪的當時,滿山遍野的桐花,美得就像一場夢。就這樣,他們買了一塊地,每逢假日就到這裡來開墾。

DSC_5561.JPG 

可愛而溫馨的第一棟木屋,充滿著一家人溫馨共處的回憶。

DSC_5564.JPG 

層疊而上的露台,是邊做邊修改,事後追加的設計,也讓原本預定的材料費暴增。

DSC_5624.JPG 

客廳是朋友品茗聊天時最重要的場所

無師自通,栽進蓋房子的世界

為了想擁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工寮,於是開始研究起蓋木屋的可能性。鄰居告訴他,「自己蓋房子很容易啊!」徐太太無意間在書店發現一本蓋木屋的教科書,頗有研究精神的徐先生,一頭就栽進書中。花了四個月,用自己熟悉的Power Point軟體畫起木屋的外觀與配置圖,並且到處參觀附近興建中的木屋,默默觀摩別人怎樣蓋房子。邊參觀,邊調整設計,把教科書的內容與工地的實務經驗統整比較後,大膽地在附近木材行訂了木料,無師自通地與父親兩人動手蓋起房子來了。

DSC_5592.JPG 

為了讓露台在下雨的時候可以使用,後來增設了雨棚,這樣也可以延長木屋的使用壽命。

DSC_5701.JPG 

露台原本留了許多樹洞,經歷數個颱風後,現在僅存這一個。

享受豐美的果實

11月開始蓋屋,經歷了10個月才把房子蓋好,幸好中間有67個月沒下雨,否則進度可能更緩慢。光是門窗工程,就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完成。徐先生笑說:「裝第一扇窗時,整整花了一天才搞定。」自己動手做,他才發現:「做木屋,差3公分不算誤差!」經驗老到的木工,一次就可以修正,新手如他,卻得一遍遍修改。看著木屋從無到有,心中的成就感,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等到房子終於蓋好,原本是度假用的木屋,後來卻因為太喜歡這個環境,一家四口通通搬過來定居。當時四個人全窩在樓上通舖,夏天時甚至全家睡在用來賞景的露台躺椅上,彼此的感情更緊密。

DSC_5662.JPG 

樓梯與二樓扶手,刻意改成粗獷的樹枝,增添山居生活的趣味。

DSC_5677.JPG 

DSC_5646.JPG 

位於一樓的客房,是後來為了招待親友而增設的。

雖然現在的生活重心已轉移到第二棟木屋,也是徐先生設計的第二棟房子。但這棟充滿回憶的木屋,依舊是朋友們上山閉關時最中意的居所。因為在這裡,彷彿更可以放下自我,與內心對話。

PIXNET圓夢活動投票去http://myhouse.events.pixnet.net/

漂亮家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